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放弃固执,适时变通
    人的思维是跳跃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办事时适时的变通是一种很明智的做法,放弃毫无意义的固执,这样才能更好地办成事情。虽然坚持是一种良好的品性是值得称赞的事情,但在有些事情上,过度的坚持,就会变成一种盲目,那将会导致最大的浪费。

    考虑事情要全面,不要抓住一点不放,除非你想和自己“较劲”。一朝君主一朝臣,做人要学会变通,不能把事做得太绝。你不只要迎合今日的权势者,还要留意明日的权势者,就像一个善于棋道的棋手一样,当你走出第一步棋之后,还要想到第二步、第三步如何走。

    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之初,为了能取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便在国都咸阳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声明说,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去,便赏他十金,事小而赏重,老百姓都觉得很奇怪,谁也没有干。商鞅又宣布:“能搬到北门去的,赏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一中年汉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搬了过去,商鞅立即给了他五十金,以此表明他说话是算数的。接着便颁布了他变法的命令。

    变法颁布了一年多,反对者数以千计,连太子也不以为然,一再犯法。商鞅说:“变法的法令之所以不能贯彻执行,是由于上层有人故意反抗。”于是他便想拿太子开刀,刑之以法。可是太子是国君的接班人,是不能施刑的,结果便拿太子的老师公子度和公孙贾当替罪羊,一个被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了字。当时商鞅深得秦孝公的宠信,权势极盛,太子拿他也无可奈何。

    商鞅的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过十几年的时间,秦国的国力得到极大的充实,武力得到极大的增强,由一个西部的边鄙小国一跃而成为七雄之首,秦国最后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便是得益于商鞅奠定的基础。

    然而,正当商鞅的权势如日中天之时,秦孝公死了,太子继位,为秦惠文王,他一上台,他的老师——那个被割掉了鼻子的公子虚便出面告发,说商鞅想要谋反,惠文王下了逮捕令,商鞅匆匆忙忙逃离咸阳,当他来到潼关附近想要投宿,旅店的主人也不知道他就是商鞅,拒绝收留他,说道:“根据商君的法令,留宿没有证件的客人是要进监狱的!”

    商鞅这才是真正的作法自毙,他走投无路,被收捕,车裂 (即五马分尸)于咸阳街头,家人也被灭族。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考虑事情要周全、有远见。秦国的商鞅,作为一个改革家,在政治上是极具远见的,他的变法政策,为秦孝公以后几代秦国的国君所信守,秦国因之而强大。但他善于谋国却拙于做人,他却没有想到,宠信他的秦孝公不可能陪他一辈子,未来的天下毕竟还是太子的,这样的人是不可以得罪的。

    凡是懂为官之道的人都明白,你不只要迎合今日的权势者,还要留意明日的权势者,就像一个老于棋道的棋手一样,当你走出第一步棋之后,还要想到第二步、第三步如何走,走一看二眼观三,这样你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政治舞台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而商鞅却一步把棋走绝,没有给自己留下抽身退步之地。在改革大业上他是一个英雄,在如何做人上,他却是个失败者。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协助,欲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广交朋友,引以为援,但若只顾眼前利益,不及其余,他日靠山一倒,所谓墙倒众人推,必遭众人攻击,使自己身陷险境。

    做人其实是一个平衡的艺术,不可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既要左顾右盼,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又要瞻前顾后,考虑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要只是直线思考,更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生活中的关系学简介 >生活中的关系学目录 > 放弃固执,适时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