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来龙去脉,看看绿芜、望望承欢,不时地擦着眼泪。太医也似被绿芜吓着,许是没有见过如此坚强的女子。小心翼翼地上完药后对着兆佳氏打了个千道:“侧福晋的伤口不能包扎,要定时内服药、外敷药,要好好地养养才会好得快。”
走到我的身旁,太医打了一个千,转身欲向外行。想了一下,我道:“太医留步,可还有其他医嘱?”太医望了我一眼,说道:“不敢称医嘱,只是侧福晋这些日子手臂最好不要动,看护的人不能大意。”说罢呵着腰退了出去。
低头交待承欢去找巧慧过来,然后静静地打量着兆佳氏,她许是知道我为何这样看她,轻轻地呼口气,用眼神示意一起出去,随着她去了外间。面对面地坐着,她觑了我一眼,道:“爷被圈禁的十年里,府里的福晋们捱得很辛苦,可爷出来后却独宠慧之。另外,爷的儿女虽多,可爷却独独喜爱承欢,她们心中当然不会好受。此次慧之确是受了委屈,即使知道那个丫头是故意的,也知道那个丫头是谁主使的,可我又能怎么样呢?我只能狠狠地处罚了那个丫头,慧之也交待了不要大动干戈。”又是争风吃醋,又是……心中有些无奈,对她没有了怨气,望着她淡淡一笑道:“你还记得上次烫我的丫头吗,让她过不和巧慧一起侍候慧之吧。”
她深思了一会儿,一丝苦笑挂在嘴角,道:“爷回来……”知她心中担忧何事,对她淡然一笑道:“既是慧之已说过不追究,如果以后福晋好好照顾她,相信十三爷会冷静处理此事的。”
过了几日,绿芜的伤已经结疤,留下巧慧和承欢,带着那个名叫红玉的丫头一起出了府。路边的积雪已经半尺厚了,雪依旧时疾时徐地坠落着,落在树枝上、屋顶上……平日里灰不溜秋的民居、酒肆、茶楼,甚至普普通通的四合院,经白雪这么一点缀,都变得晶莹明亮,玲珑不可方物。雪白得有些晃眼,微眯双眼向远处望去,孩子们兴奋地在冰上滑着。
两人一前一后地漫无目的地逛着,虽是仍下着雪,道上却依然是人来车往熙熙攘攘,各家店铺都开着门,因为外面比较亮,铺子里都黑漆漆的。“晓文姑娘。”一声熟悉的叫声传来,和他真是有缘,每次出来总是与他不期而遇。站定,转身望去,只见张毓之满面春风地走了过来。
三人边走边议论旁边的店铺,但大多时候只是张毓之说我听,过了半晌,他似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讪讪地道:“啰嗦了这么多,不知晓文姑娘这次出来是为了何事,我没有耽误你的事吧。”绽开笑容,笑着道:“只是出来闲逛,正不知往哪里走,你就出现了。”闻言,他哈哈一笑道:“既是姑娘这样说,那我就领你们去个地方尝尝鲜。”
穿街走巷,最后到了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摊前,见我面露诧异神色,他微微一笑不作声,只是熟络地和摊主打着招呼。一会儿功夫,摊主麻利地端来了三大碗,凝目一看,就是普通的水饺,心中有些许失望,本来还以为会吃到风味小吃呢?他瞅了我一眼,笑着道:“尝尝再说。”挟起一个放入口中,居然入口即化,又连续吃了几个才抬头道:“确是美味。”
旁边又陆续来了几个人,无意中瞧见邻桌两个俊俏的小伙子,确切地说应是两个美貌的女扮男装的女子。两人匆匆忙忙地叫了两碗,埋头一阵猛吃,吃完结帐举步就走,心中有些好笑,居然有如此有意思的姑娘。摊主见我如此表情,也笑着道:“那是朝廷大员李荣保的女儿,她很喜欢老汉的‘煮饽饽’。”
水饺在北京叫“扁食”,满、蒙旗人又称“煮饽饽 ”,他们把它视为美食,俗话中有这么一句“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说的就是北京水饺。
见天色渐晚,红玉悄悄地打量了几次,又不敢开口催促。不想让她为难,遂对张毓之道:“天色已晚,我们要回府了。”他抬头看看天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