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金:既然回不去,就只能往前走下去
离开中国二十多年的哈金终于首次回到国门,带着新作《自由生活》(AFree Life)应邀参加2008年的香港书展。许多内地记者对他充满兴趣,排着队去访问,他们都说:真想不到这么一个大作家,竟然完全没有架子,和蔼可爱,说话实在。
但我始终记得当年读他的成名作《等待》(aiting)时的感觉,那才真叫意外。为甚么一个半路出家的中国人竟能写出这么简约准确的英文呢?为甚么一个当代作家竟然会有契诃夫式的俄式写实风格?假如你把他当成中国作家,你准能在他每部小说的第一句话就读出他的殊异;那实在不是一般中国小说的开头。它不等待,不铺写,不让你缓缓地悠长地进入作品;从第一句话开始,它就动起来了,直接把核心和场面带到眼前。例如《等待》:「Every summer Lin Kong returned to GooseVillage to divorce his wife, Shuyu.」。于是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甚么要这样写?
梁文道(梁)/哈金(哈)
哈:这大概是受了西方文化的渲染,从技巧上来说,应该是受了托尔斯泰的影响。托尔斯泰认为一篇长篇小说应该在开首第一页就要释放一束光线,这种光能牵动小说的前半部份。至于最后一页也必须有一束光线,那道光能牵动小说的下半部份。然后让两束光线相遇。因此最主要的东西都要让它出现在第一页,产生那种创作的冲动。也就是说,第一句话就该接近故事的中心。契诃夫成名以后,很多年轻的作家都把自己的作品寄给他看,而他经常给他们的忠告是--把你们的故事一分为二,扔掉第一半,从第二半再开始。契诃夫当时没多作解释,但以我个人的理解是,那第二半就是故事的中心。我教书也一直是这么教的,我的学生也都同意;就像契诃夫,从中心开始。
梁︰我觉得很惊讶,为甚么一个中国人能够用英语写出契诃夫传统的作品。你的写作兴趣是早在中国就已酝酿成形,还是去了美国才开始的呢 ?
哈:是到了美国之后才开始的,但这不光是我一个人的经验。像在日本,现在最好的作家也统统受过西方的影响;他们工工整整的学了几十年以后,就自己成了大家。
梁︰可是美国有一个很特别的东西,是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很少见的,那就是你现在在波士顿大学任教的这种ing program(写作班)。很多人都认为写作是不能教的;但是你上过写作班,也在教写作班,所以你必然肯定写作是能教的。
哈:在美国,至少四分之一的作家是从不同的写作班里出来的。当年我们那班十二个人,当中四、五个后来都成了很出色,很好的作家。也就是说,它可以生产作家;可是如果你不是那个料子,它并不能把你培养成作家,因为只有好的料子,才能培养出好的作家。如果你是那个料子,是有能力的,它可以把你学习的过程变得短一些。而且,更重要的是,同学之间在毕业以后还在交流,这个很重要,他们有的过了几十年还在交流,形成了一个community,创造出一个个作家的群落。我们学校一班每年十个人,大约有三百人提交申请表,平均每三十人当中选一个,这个人肯定多多少少是有能力的吧。毕业以后,大家会自己去做好几年,慢慢发表作品,开始愈做愈大,看看谁最后能够坚持。因为写作不是短跑,所谓才华只是能跑而已;但写作是要跑得远,跑得久,需要有耐力。
梁︰就像跑马拉松一样吧。
哈︰对,这种人往往在写作班时不是最突出的,但却能够在毕业以后,继续做下去、一直有进步。
梁︰韩寒跟陈丹青最近在一个电视节目中批评巴金和茅盾等人的文笔不好,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把它提升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