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三国志》(一)
;与quot;霸道quot;的相克。他说,所谓quot;王道quot;的定义,是以德为本的政治,帝王自觉是承天受命,自己被选出来做万民的君、亲、师的,应当安定民生,树立起基于仁爱、道德的社会秩序。同时他认为quot;王道quot;的根本,在于帝王自身对quot;德quot;的严格的修养。
对此,所谓quot;霸道quot;,是指霸者以武力统治天下的强权政治,其作法是不重视仁义,一贯重视功利与力量。如果前者的取向是理想主义式的善政,那么可以说,后者便是一贯使用灵活的权谋数术的现实主义。
而在《三国志》中,则将刘备、孔明描写为遵奉王道,将曹操描写为遵奉quot;霸道quot;的人物。在吉川所写的《三国志》中,有一段写曹操的家臣程昱向主君曹操进言:quot;王道政治,其废已久,天下大乱,民心生厌,臣以为世间正待望推行霸道独裁的强权政治。quot;这是暗地里向曹操提出:应该废黜失去统治能力的皇帝,由拥有武力的领导者来治理国家。以此来敦促曹操早做决断。
这样,在《三国志》中,在描写了一个个多采登场人物的同时,揭示了贯穿中国历史的quot;王道quot;与quot;霸道quot;的相克,具体地揭示了统率quot;西蜀quot;的刘备、孔明与统率quot;魏quot;的曹操等人的攻防剧。这对研究人类的历史,也是非常富于启发意义的。
关于这点,恩师户田先生所说的如下一段话,使我至今难忘。quot;诸葛孔明,玄德刘备都是理想主义者。quot;quot;在《三国志》中,可悲之处是曹操这样的现实论者,战胜了那些理想论者。quot;他还严峻地教导我们说:quot;玄德刘备为人优柔寡断,所以免不了要惨败在曹操手里。quot;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不管东方西方,这是自古以来人的永久主题。不立足于现实的理想只能说是幻想。只是这样软弱无力的理想主义,与现实较量毕竟要失败。不应该忘记胜负较量总是在狂涛巨浪一般的现实当中进行的。
但是,话虽如此,失掉理想的现实,只能成为极丑恶的东西。无理想的、单纯的现实主义,不可能开拓出对未来的巨大展望,这也是事实。因此,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如果不采取立足于这两者的作法之上的中道主义,就不可能解决现实的各项问题,使理想得以实现。这点,是我们通过《三国志》所能汲取的教训。
桃园结义
——团结、结成一体之真谛
在《三国志》中展现的人间剧当中,特别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quot;桃园结义quot;。当时无名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拜为兄弟,这就是有名的quot;桃园结义quot;,这三个人结成一体。这次拜盟,以后不折不扣地信守一生。《三国志》奏出的主旋律之一,就表现在这三个人的信义上,表现在这三个人结成一体上。
一九八六年,东京美术馆举办了quot;三国志偶人展quot;我去参观时与偶人制作者川本喜八郎先生进行了种种交谈。川本先生制作的每一件偶人都精巧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与灵魂,使我深深为之感动。这是因为川本先生本人对每一件偶人都抱有深刻的共鸣,并以深刻的观察为基础,制作出来的。正如他本人所说:quot;这些人物的生平,肯定都是像偶人的神态这个样子的。quot;这位川本先生在他的著作《三国志百态》中对quot;桃园结义quot;曾做过这样的评价:quot;在乱世,背叛已成为司空见惯的行为,在这样的乱世当中,桃园结拜的三个人,以后志同道合生死不渝,这一事实,在今天也是令人十分感动的。
正由于有了这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