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节 拿破仑
,他就是这样一个变节之徒。

    内伊和拿破仑同岁,生于木桶匠的家庭。进入法军之后,参加了革命战争,立下汗马功劳。进而在拿破仑部下,担任前线将校,指挥了很出色的战斗。一八○四年,他立下多次战功,得到承认,被提升为第一批十六个元帅之一。三十六岁那年,他打垮奥地利军,扫清通往维也纳的道路。其后,他在普鲁士、波兰也立过显赫的战功,被誉为“勇敢者中的勇者”。

    但是随着拿破仑势力的衰减,他开始了背信弃义的活动。

    一八一四年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已是山穷水尽,以内伊为首的元帅们劝说拿破仑退位。其实,他们是抛弃自己的君主、恩人以及兵法之师拿破仑,绞尽脑汁来保护个人的荣誉和财产。

    拿破仑于四月逊位,五月被流放到厄儿巴岛。于是内伊马上投靠路易十八门下,以图保全自己。后来据说拿破仑逃离厄儿巴岛,在法国登陆之际,内伊在路易十八面前甚至保证说“波拿巴特交给我好了。我去击杀那头野兽!”(同前书)

    然而当拿破仑的特使很快走访了他之后,他又翻然倒戈,与拿破仑军汇合。内伊的背信行为竟是如此反复无常。

    不过,拿破仑在决定其命运的滑铁卢战斗中,仍然任命内伊为自己的左翼军总司令官。这里有拿破仑的难言之苦。他不得不把在阿维尔西旦特孤军击败普军的陆军大臣旦弗留下来防守巴黎,信得过的贝吉元帅已阵亡,结果找不到能抗击英军的“将领”。因而不得不在六月十四日匆促起用变节者内伊充任前线指挥官。

    那么内伊作为指挥将领的战况如何呢?可以说一塌糊涂,完全失去昔日之光彩。

    这也是必然的。他们刚刚在前线汇合,他既不了解战局变化,连手下将领的面孔也不熟悉。他的指挥节奏缓慢,优柔寡断,常使拿破仑焦急。

    拿破仑曾说过这样的话:

    “经常站在炮火前线的内伊,完全忘记自己看不到的那些部队的情况。最高司令官的勇猛善战,同一个师长所具有的勇敢精神应该是不同的,……。”(同前书)

    正如拿破仑所感叹的那样,由于内伊不善于从全局判断、指挥,只知道冲锋陷阵,致使拿破仑军在滑铁卢战役中遭到失败。但当时除了内伊,找不到另外的人。拿破仑手下缺乏人才,可以说是尽人皆知的。

    在滑铁卢之战失败后,内伊又策划背叛,即在拿破仑决定第二次退位之前,他企图再次背叛拿破仑,投奔路易十八。

    但是这次背叛周围人已不能容忍。王党派也定然深知内伊的用心,结果他被以叛逆罪起诉,并判处死刑,于一八一五年十二月在巴黎被枪决。时年四十六岁。

    内伊的死,可以说具有象征性,它表明了变节者的下场。

    无论哪一个时代,叛变者均不会得到光荣可喜的结局。

    即便是免于刑罚,其人生已经“失败”,说他是个活“死人”也不为过。因为背叛老师和恩人的“变节之徒”,等于给自己的“灵魂”判了刑。

    传达命令迟缓招致失败

    如前所述,法军在滑铁卢之战中遭到失败的第二个原因是强迫士兵在极残酷的条件下作战。

    滑铁卢之战的前一天下午,连降暴雨,拿破仑军在滑铁卢以南约七公里处的布兰斯诺瓦度过了一夜。

    高级幕僚们在农场二楼睡得像死人一样。可是下级将校们的情况很惨,他们无房可住,相互依偎着,睡在暴雨之后到处是水洼泥泞的路上。至于一线士兵,据说很多人站在外边,浑身湿得像落汤鸡,一夜不曾合眼。

    而且,由于道路状况极坏,粮食供应不上。士兵们苦于饥饿,到处寻找食物。在这种情况下,指望他们去拼命战斗是不可能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一个指挥者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人学简介 >我的人学目录 > 第二节 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