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编 (第10篇)-2
和奋斗,甚至连正常的爱情生活都弃绝了,我的心里不禁替她微微颤抖起来。我心颤抖,不是后怕,而是余悸。
十几二十岁时,男女关系的目的是体验爱情;二十三十几的时候,爱情的冲动就变成了追求完婚的责任。很少有人能够免俗,还敢在这个年龄潇洒走一回的。沙玫也是这样。她带着强烈的择偶意识在看周围的男人,渴望找到理想的白马王子,明天就结婚,后天把她带到美国。
由于沙玫很早就给自己定下一个quot;出国quot;的人生目标,所以她在找对象的时候,往往以外国青年为主,因为只有这样的人能够带着她出国。这个目标,其实并不高尚,但我也无从制止。我本人作为中国男儿,深知为什么在今天中国会有这样的爱情景观。但不幸的是在中国长住的老外没有几个真能得到沙玫的欣赏,而沙玫真正欣赏的老外往往又不会欣赏她。难啊!所以沙玫的追求在一开始就注定了既不符合时代精神、也不符合爱情规律。当然难以圆满实现。
国内优秀青年其实也很多,沙玫为什么不找一个好男子把自己嫁出去做个有钱人的太太?也许是中国这个阴盛阳衰的社会,惩罚了她的优秀和高傲?与沙玫同龄的男性公民,都是生在三年自然灾害前后、长在十年浩劫之中的不幸年代产物。四肢不残缺就是魁梧,人格不卑劣就算伟大。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和她班配的男人也许有,但沙玫至今没有找到。起来!不愿被抛弃的男人,迎接沙玫的挑战!
沙玫缺少爱情生活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实际上是她自己的爱情观。男女相逢,云雨巫山,最后分不开了,于是结婚吧,这是人类繁殖的历史。因此,婚姻只能从裹着爱情的头盖里慢慢掀起来。而绝不能成为爱情的幕布:要看爱情戏剧先打开婚姻幕布。想要爱情吗?先和我结婚!这简直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包办婚姻!沙玫这样的女孩子,把爱情和性爱当作结婚的附件而不是主机,吓跑了许多潜在的婚姻驾驶员。
结果沙玫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年龄越大,找个合适丈夫结婚的渴望越强烈,但这种渴望越强烈越不容易结婚。谁也不愿意仅仅和她亲吻一下就要把自己的一生不明不白地交给她。这个吻未免太昂贵啦。新衣不试怎知合身,爱情不试怎知是否甜蜜?但沙玫她们认为如果不结婚我干嘛给你试?让你验?男人在艳遇的梦里不断惊醒而绝望,女人从婚纱的雾中不断看破而虚妄。她为等待永恒,却永恒地等待。沙玫孤寂地等待一春又一春,叹息一声又一声。沙玫把自己当作婚姻的嫁妆,沙玫没有意识到她自己就是爱情的感知和享受主体。
她没有未婚夫意义上的男朋友已是定论,但她到底有没有性伴侣意义上男朋友?我考证下来认为答案也是否定的。在和我的对话中,沙玫总认为有人在追求她,可见她处于强烈需要男友的时期。鲁迅的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被迫害狂,总觉得有人在追杀他;沙玫其实患有轻微的被爱情狂--她总觉得有人在追求她。这两种疾病,其实都是毁灭性的。我庆幸,时隔一个世纪,中国毕竟进步啦:我们从被迫害狂,进化到了被爱狂!
沙玫平时交往的男人,其实按照中国标准也都挺不错的,但由于沙玫按照丈夫标准来找男友,这就使得人们无法和她真正交往。牛眼看人,看成牛群;沙眼看人,看成丈夫。生怕陷入她温柔陷阱的男人,就像昆虫飞离蜘蛛网一样,从此不得不逃生。
沙玫活得实在是太累太艰难了。如果有个男人,在自己叹息时分担一下肩膀上的负荷,在自己寒冷的时候捂热一下胸中的寒气,哪怕捂热了自己再让他冷冷地走人,至少也能给沙玫留下冰川世纪里温馨的回忆!使她贫穷的饮食时代,依然有丰富的男女盛宴。没有任何人禁止沙玫这样做,拒绝自己幸福人生的,是沙玫她自己。顶多,她可以抱怨这是社会给她造成的观念的禁锢。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