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峥嵘岁月
就回部队,医生不放,便偷跑回去。也有闷得发慌,聚众赌博的。因此护士一天要查好几次房。那护士身高1米70左右,蓝蓝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虽然脸上有些雀斑,但丝毫不影响她的美丽。她看到了我觉得奇怪,因为那时我个子尚未长高,很是瘦小。看她惊诧的样子,我向她做了个手势:“tle Cary police!”(我是中国宪兵!)她听了这话,有些惊讶,上下打量了我一番,开了口:“Excuse me,er!”(你是我的弟弟,我是你的姐姐!)这时我也笑了,我觉得她很漂亮也很开朗,于是指着她说:“My dear sister!”(我亲爱的姐姐!)她也笑了,指着我说:“My dear brother!”(我亲爱的弟弟!)然后冲上前来抱着我的头就亲了一口。

    此后,一有空闲她就拿着一本红色的小册子过来找我,那册子上头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英语单词和中文词汇。我们便互相请教,相互学习。交流不顺畅就连比带划,再不行就翻开小册子,找单词和汉字。靠着这个法子,我们交谈过许多话题。我知道了她的名字叫露易丝,参军前也是个高中生。这场战争是我们时常触及的话题,也不时谈论着战争结束后的打算。她邀请我同她一起回美国继续读书。我笑着回绝了,我给她讲长城、讲故宫、讲我的家乡,坚定不移地告诉她,我要回我的家乡去。不久医生就同意我出院,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在医院大门口,我们相互交换了联系方式,依依不舍地告别。

    我真正同美国士兵有了更深的接触,是在调到总指挥部工作之后。总指挥部设在离史迪威公路不远,到雷多小镇还有二三十公里的原始森林中间,除了军队几乎没有老百姓。我们的任务主要是保卫总指挥部、公路巡逻、桥梁保卫、检查过往车辆等。美军和中国军队各有两三百人,每天搭配着出任务。除了在一起工作,下班之后,我们还在一起相互交谈、学习语言、邀着打猎等等。还记得有一个中文名叫欧水的下士,曾在晚饭过后,拿着一个笔记本找我。他用中文对我说:“你能教我唱歌吗?”我上下仔细打量了他一番,问:“什么歌?”欧水递过笔记本来,翻开一看,原来是《义勇军进行曲》。我笑了笑说:“行,这歌我们这儿谁都会唱!”此后,他就时常来找我,等学会了那首歌,我们也成了好朋友。交谈中,他提到,他曾拜一位华侨为师,是一个十分了解和热爱中国的人。

    我最要好的美国朋友是一名上等兵,可惜我已记不住他的名字,只知道他20多岁,是在当警卫站岗的时候认识的,熟识了便常在一起玩。记得第一次和他见面,是在一个上午,站岗实在无聊便聊起天来。他中文不行,我英文也十分糟糕。不知怎么谈到宪兵,我便说:“Military police”(重音在前)他愣了一下,问到:“?”我又说了两三遍,他还是不懂!我指指他,又指指我自己,他还是摆摆手。我指指我们的臂章,他还是摇摇头。最后,他见我很着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Can you spell it?”(你能把它拼出来吗?)我看着他的眼睛,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认真拼了出来。他笑了:“Military police!”纠正了好几次,我才读正确,我现在的英语发音还算标准,全得益于耐心且友好的美籍教师们。

    德国投降之后,上等兵便回国了,从此与我失去了联系。他送我的一把军刀和一块手表后来也丢失了。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刀有30公分长,木头刀把,牛皮压花的刀鞘很是精美;一同丢失的还有露易丝回国时给我的一个笔记本,32开,扉页上有着一行字:“My life in military!”(我的军中生活)后来我回国后还收到过露易丝的几封信,可是由于当时人太年轻,太浮躁也没有回信,就此断了联系,也不知她是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简介 >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目录 > 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