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印缅战地纪事
顾问的管理下,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基本上没有了逃兵;二是从上到下不再克扣军饷,杜绝了吃空缺、喝马干(即克扣军马口粮)、卖汽油等污七八糟的现象。原来我们一天吃两顿饭,现在一天可以吃三顿饭了。不出三个月,部队养得兵强马壮,官兵同甘共苦,纪律渐趋严明。

    我记住了他们,还有Bugle。

    慈祥的英籍老妈妈

    DADA钢铁厂是一座现代化军工厂,厂内高级技术人员多是英国人。厂里有高大的烟囱和银光闪闪的防空气球,在10里之外就可以隐约望见了。

    我们团300多辆军车,牵引着36门105毫米的榴弹炮轰隆隆经过厂区,穿越厂区需要35分钟。我们在厂区的宿舍区做短暂的休息。我们的到来惊动了一位老太太,她来到我们跟前。这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人,她自称是厂里工程师的眷属。当她了解我们是中国驻印军时,翘起大拇指,脸上露出笑容。她问我:

    “孩子,你今年多大啦?是中国什么地方的人?”

    我用半通不通的英语回答说:“老妈妈,我22岁了,是中国浙江人。”

    老人摇着头表示不知道浙江这个地方。

    我补充说:“老妈妈,你知道西子湖吗?西子湖就在我故乡。”

    老妈妈点点头。三五个和我年纪相近的军官拥向老妈妈,老妈妈一个个端详着我们的脸,很感慨地说,她有个儿子,在北非战场对德作战,他从阿尔及利亚来了一封信后,就再也没有音讯了,至今生死不明。老妈妈说完,急急忙忙从家里拿来一大盘美味可口的蛋糕,盛情地请我们吃。

    我们津津有味吃着异国老妈妈亲手做的蛋糕,心里无比温暖。

    老妈妈流下了热泪,说:“我是把你们当作北非凯旋归来的儿子看待的。”

    我们随即祝愿她母子平安团聚。当我们和老妈妈分手时,我对她说:“我们将开赴缅甸北部对日作战,等胜利之后,欢迎老妈妈到西子湖来做客。”

    她点着头,一手扶着铁门,一手伸出食指和中指做着V字形,频频地呼喊着:“Victory,Victory,Victory!”

    集结色地亚

    兰姆伽是中国驻印军的摇篮。各兵种基本实战训练完成后,立即开赴缅北战场对日作战。

    1944年8月,雨季刚刚结束,我团奉命离开兰姆伽,前往色地亚营地集训,准备开赴缅甸北部前线。我们在兰姆伽整整度过两年,即将分离,有些依依不舍。

    经过两天的行军,我们集结在加尔各答西北英军14军总部所在地,再乘坐两天两夜火车到达西里古里,然后继续向东,经过三天长途行军,进入阿萨姆邦东部的汀江地区。两年前,我们从中国飞越驼峰航线抵达汀江,那时是一片荒凉,两年后重返汀江,这里已经是生机盎然,成为缅北战区的后方基地。

    色地亚在汀江东边30里处,色地亚军营又在色地亚以北30余里的丛林中,三面围绕着原始森林,一面临近布拉马普得拉河滩。总部选择色地亚丛林作为我团的集结营地,主要是让我团作适应性实战训练,以对付惯于丛林作战的日军坂垣师团。

    丛林作战训练的主要内容有:高射炮射击、空中观测、采用榴弹霰弹射击,还有就是适应丛林生活。

    我们一直在色地亚训练到1945年初,当我们训练成熟的时候,史迪威公路全线通车,抗日战争形势也一片光明。这时,也就是在4月,我们接到总部的通知,立即整装待发,回国参加对日作战。到了5月4日,我们驾驶着330辆越野车、60辆加拿大生产的军民两用车,拖带着36门榴弹炮,浩浩荡荡踏上归国之路。

    我们像一只添翼的猛虎冲下了山林,直向日寇扑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简介 >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目录 > 印缅战地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