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飞越“驼峰”之后
将树桩拔起(因长年雨水多大树没有主根,所以容易挖起树桩),并把大树一并推向两边,显出路面,再用挖沟机挖出一米多宽的排水沟。路面宽度系四车道,铺上砂石,再用轧土机轧实。由于雨水过多、排水不畅,若干路段路基被水泡软,不得不在路面上再铺上厚木板,车辆才能通过。当我们见到丛林中出现笔直宽广的大路时,心里感到无比激动。

    在修筑公路同时,输油管道、加油站也配套建成,均采取机械施工。最后,油管通到昆明。群众见到石油哗哗流出时,莫不欢欣雀跃,情景十分动人。

    这条从印度经缅甸到达中国的公路,为纪念史迪威将军的功绩特取名为史迪威公路。但该路修成不久,日军便无条件投降,美军与我军士兵均复员回国,公路无人管理。加之缅北自然条件过于恶劣,维护困难,胜利后海路又畅通,因而这条公路的经济价值减少。此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不久便废弃了。现在想来,仍然觉得可惜。

    归国

    在缅甸时,随军译员归当时的军委会外事局领导,局长杨宣诚(1945年改由何浩若任局长)。1944年,杨宣诚任命我们为三级译员, 工作一年后我们都受到了传令嘉奖,这说明上级对我们的工作成绩给予了肯定。

    1945年9月,抗战胜利结束,我们飞回昆明又到南宁,第50师的联络官也离华返美。这批联络官的名字,现在能记得起的有Bro少校和Anding上尉等,不过只是他们的姓(Surname),至于全名均已忘记。与我一起共事的译员有:浙大的王就光、仲赣飞、汤毅强、陆费锦、许冠仁、欧守机、李蔚如、湛贻荪、朱家干、张焕菁、严子平、赵廷骞、章臣楹;西南联大的朱荣钜、张焕扬;贵州大学的宋凯光等,而今均天各一方,徒存思念!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简介 >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目录 > 飞越“驼峰”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