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国殇(下)
城的惨状。“攻完城三天以后就让老百姓参观。真的是战场,非常惨,腿挂在树上,手挂在墙上,底下全部是血,真让人害怕。我记得有一个四川人,他在棺材里头骂,我就跑去问我父亲,他为什么要骂。我父亲告诉我,他还没死,就把他放进棺材里,美国人检查过了,他全身都烂了,没有办法医了,只是心脏还在动,我到现在都记得那个人很惨很惨。”

    寸希廉眼中战后的腾冲城,一片瓦砾,没有一栋完好的房子,满目凄凉。“一个坑里边有七八个被杀死的日军军妓,还有一个躺在担架上,奄奄一息,嘴里还在叽叽咕咕说着话。”

    预备第二师老兵李忠用“瓦全是碎瓦、树全都只有树枝没有叶子”来描述这座死城。

    战役结束后,根据师部命令,预备第二师所有腾冲籍官兵获准请假回家看看。对于这些家乡已经变成一片废墟的官兵们来说,这一看似体贴的命令,却令人感到一丝残酷。更残酷的是,他们的很多同乡战友,连近在咫尺的家,都没能看上最后一眼。

    预备第二师老兵谢大蕃说:“我们团长在电话上跟第六军军长说,原来我的兵,伙夫送饭有100多挑,现在如果送饭,没人提,他说哭了。一个团只剩十二三个人,还连团长都凑数了。”

    “所有在城里边死了的日本人,挖了一个坑,全都埋在里边。解放以后,农民还去挖那些骨头土来做肥料。”预备第二师老兵李会映回忆,“在和顺开追悼会的时候,师长说,我们预备二师上火线时是一万多人,现在只有七八百人,那么多的人去哪里了?才说完就哭了。全场的那些机关单位人员、学校的老师学生全都哭了。”

    李会映讲了一个带点奇幻色彩的故事:“打完仗,晚上的时候,只听见这些兵——日本兵,中国兵——在街上走,数一二三,闹得不得了,吓得老百姓不敢出来,所以腾冲人说要超度他们,让他们不要再吵下去了,所以就建了国殇墓园。”

    1946年,吉野孝公和众多被遣返战俘一起回到日本。多年后,他在回忆录的前言中写道:

    年轻人在看中越纷争的新闻画面时,只听他们叽叽喳喳地说:“我们真想在这种壮观的战场上,亲身体验一下战斗的滋味,哪怕一次也行啊!”当然这只是一群从未经历过战争的年轻人的话语,但在残酷的战场上,并非每个人都能幸免于死。我想告诉他们,在子弹纷飞的战场上,每一颗子弹时刻都会夺去人的性命,而生命却只有一次。

    “人都死光了,还叫打龙陵”

    1944年9月中旬的一天,第五军第二零零师接到了一项紧急调令。

    时为第五军战车防卫炮营四连连长的杨光荣回忆:“那时第二零零师在昆明附近驻扎,上面让第五军赶紧派一师去攻打龙陵,就派了第二零零师,我连奉命配属第二零零师参加战斗。”

    龙陵位于云南西部,北连腾冲,东抵松山,滇缅公路在此穿境而过。1944年9月7日,中国军队攻克松山。9月14日腾冲光复后,龙陵这座中缅边境上的小城,成为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的下一个目标。

    杨光荣说:“松山过去就是龙陵,龙陵过去就是芒市,芒市有日本兵的司令部。日军失守松山以后,龙陵必须守得坚固。腾冲打下来,再打,没劲了,所以那时候卫立煌一看,部队已经疲了,打不下去,赶紧调援兵吧。”

    9月下旬,从各地抽调而来的支援部队陆续向龙陵集中,刚刚经历腾冲战役洗礼的预备第二师也在其中。

    董灯玉回忆:“上面又来个命令,说龙陵那边没有收复,又要调预备第二师去那里打日本人。我们的师长和上级吵,说我们预备二师人都没有了,死光了,还叫去打龙陵。不行,非走不可。师长虽然顶着闹,最后还是接受了,回来就说哪几个部队准备到龙陵打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抗战2简介 >我的抗战2目录 > 第五章 国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