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黄埔军魂
黄埔第十一期毕业后留校任教的张汉良讲话,“他就讲,做一个黄埔军人,一定要以身许国,你们进了黄埔军校,就把性命交给国家了。”

    初春的寒意还没有退去,冷冷的春风中,隐约飘来一股硝烟的味道……

    “回来以后,师长说,你们现在考虑怎么分配。因为当时我才20岁,还有一个同学也20岁,师长说,你们两个年龄太小了,你们去当排长,士兵岁数都比你们大,你们管不了。我说我们希望到前线去。”

    黄埔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改为其政治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我们去的时候,那些士兵已经很苦了,由于棉衣没运上来,冬天他们还穿着单衣,身上都生脓包疮,手指上、胯裆里面都有疮,枪都抓不起来。所以分到连队里,我一看,不得了,这不能打仗。”

    疲弱不堪的士兵,陈旧的武器装备,让初上战场就指挥一个排的张修齐心急如焚。

    “我心想,一有情况,这个仗怎么打?而且我所在连队的连长是行伍出身的,没有文化,对士兵也很刻薄,我心里很难过,我都哭了。那时士兵看到我们也不亲切,因为从未谋面嘛。他们喊我小排长,连问我姓什么都不问。”

    张修齐说:“我们有许多班长都是老兵了,都是负过若干次伤的。他们就跟我讲,小排长,打仗你有什么本事?”

    从死人堆里摸爬滚打过来的老兵根本瞧不上这个小排长。

    “我记得一天晚上有情况,我就带我这个排到外面去搜查,那时候部队没给排长配手枪,我拿了一支步枪,上了刺刀。后来,有个班长对我说:‘排长,你到后头来。’我去了,问什么事。他背着大刀,说:‘我这个大刀砍了不少日本鬼子了。’又说:‘士兵们都认为你不行,他们不敢公开说出来就是了。’搜查没有发现什么情况,回来以后,他说:‘排长,你说你行,我们来比试比试。当然我不用大刀了,用竹片子当大刀。’我说:‘那我就用竹竿子当枪,我们试试看。’”

    听说这位新来的小排长要和老班长比试,士兵们纷纷围观。

    在《黄埔校友抗日回忆录》中,有人如此描述:“星期天放假,我们穿着新发的学生制服,佩学生领章,胸前佩上军校学生符号,三五成群地朝着纳西墟镇游览市容。四川人总爱叫我们老总,同学们说我们不是老总,是学生。在茶座中有一位文化较高的人笑着说:‘你们同学今天是学生,将来就是老总,还要成为抗日英雄呢。’同学们感到自豪,大家都希望当抗日英雄呢。”

    “黄埔精神战胜了武士道精神”

    军校生活:从少爷到老总

    杨岑峰回忆:同古阻击战即将打响之际,戴安澜带头写下了“誓与同古共存亡”的遗书,各级军官纷纷效仿。“部队里比较友好的,互相抄抄通讯录,说:‘如果我战死了,你幸存了,通知一下我家人。’”

    历时12天的同古大战以中国军队主动撤退、日军占领了一座空城结束,日军伤亡5000余人。后来,蒋介石听了戴安澜的汇报,夸奖道:“中国军队的黄埔精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

    同古一战后,1942年4月28日拂晓,缅甸平满纳的中国军队阵地遭到日军猛烈炮击,日军轰炸机低空扫射,步兵向杨岑峰所在阵地步步逼近。

    杨岑峰咬牙将嵌进肉里的弹片拔出来,简单包扎伤口后,再次投入战斗。

    多年之后,王用中还对他和同学们走出校门上前线的情景记忆犹新。

    这些来自各地的青年们脱掉便装,剃掉长发,头戴军帽,腰束皮带,足穿青布鞋袜,打着绑腿,这是抗日军人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抗战2简介 >我的抗战2目录 > 第五章 黄埔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