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野人
,在大港码头上了货船,劫往日本。“去的时候想,没有回来的那一天了。”

    船行6天,在日本西南端的门司港靠岸。这批劳工被分为两部,包括刘连仁在内的200人,经辗转到了日本最北端的北海道,进入雨龙郡沼田村的明治矿业公司昭和矿业所。这一天是1944年11月3日。

    对中国劳工的生活条件,日本方面的内部指令是:“不必有仁慈爱护之心;用不着洗澡设备;宿舍方面,坐下后,头上有一两寸的空隙即可。”

    刘连仁生前回忆说,北海道的冰天雪地里,中国劳工们穿着在青岛时发的一身单军装,腿脚冻僵了。下矿干活,矿洞里没有照明,没有安全设备,空气脏臭。数不尽的棍子,支撑着摇摇欲坠的矿顶。日本人口头上说“每天工作8小时”,实际上规定了过重的生产定量,要完成定量,16小时能干完就不错了。完不成,轻则挨打挨饿,重则生命难保。日本监工扬手是皮鞭,抬腿是马靴,中国劳工常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

    矿洞里的煤块不时坠落下来,砸伤中国劳工。煤屑腐蚀伤口,溃烂流脓,无人治疗,也不准假休养,很多人因伤致残。层出不穷的煤矿事故里,很多人遇难。刘连仁回忆,有时,他被叫去挖死尸,挖出来的人脸涨得发紫,龇着牙,眼球突出,看了使人寒心。

    饥饿、劳累、毒打、病痛、塌方像魔鬼一样夺走一个个同胞的生命。不到8个月,200名劳工只剩下70多人。“那可真是座活地狱呀!窝窝头只有鸭蛋那么大,还掺上木粉、橡子面。不过,我们可不是软蛋,吃不饱我们一起抗议,谁病了大家都来照顾,一有机会就逃。”刘连仁说。

    5个中国人逃入北海道无人深山

    1945年6、7月,北海道深山中的积雪融化后,昭和矿业所的中国劳工逃跑事件时有发生。日本人准备在煤矿周围拉上电网,木桩已经全部钉好。

    此时发生的一件事,加速了早有逃心的刘连仁的逃跑。

    7月31日中午,刘连仁遭到日本监工的殴打。“他打俺,下家伙了,后来冲突起来了,打就打吧!”刘连仁说,他奋起反抗,“打这个杂种的,他不中用啊,咱也是一命啊,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三个五个更好,反正就豁上脑袋不要了。”

    此时,其他监工正在午休,刘连仁打倒了这个监工,和同乡难友陈宗福、邓撰友、陈国启和杜贵阳一起逃出了这座吃人的活地狱。

    随即,尖厉的警报声响起,驻扎在附近的日本宪兵立刻集结,开始搜捕。

    刘连仁和难友们向西北方向奔逃。他们曾听说,穿过那边的森林,就可以踏上一条通往中国东北的小路。不过,他们一深入到连绵起伏的大山中,就迷失了方向。

    刘连仁回忆说:“东西南北不知道,你有什么办法?吃什么?吃树叶。人又不是牲口,树叶不好吃,吃尝着不苦的。找些草,找些野菜,吃得脸都肿了。”

    镇定下来后,他们凭着大树上绿苔的多少以及太阳的出没,辨明了西北方向。他们攀山越岭,穿过森林,却又止步于茫茫大海。在传说中的西北方向,没有回家的路。

    此时,在大海另一边的祖国,刘连仁家里,他还没见过的儿子已经9个月大了。孩子是刘连仁被抓走40天后出生的,日日盼夫的妻子给孩子起名为刘盼(后改名为刘焕新)。

    刘焕新说:“在我记事以后,我没听人说过我父亲是干什么的,我只看见我妈妈坐在炕上,默默地流泪,别的她不吭声。我奶奶搂着我,也是以泪洗面,我看到眼泪滴到我身上。”

    一出生就没看到过父亲的刘焕新,与母亲相依为伴。在他童年的记忆中,“父亲”只是一个会给他带来羞辱的称谓。“有时孩子间打起架来,你这个孩子没有爹,他侮辱你。我八九岁以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抗战2简介 >我的抗战2目录 > 第七章 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