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在延安长大
抗战前夕,为了大规模培养干部,党中央决定创办抗日红军大学。这是中共在抗战时期开办最早也是最有名的两所学校之一,是当时中国军政最高学府。毛泽东为抗大题写了8个字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并且经常和朱德等去为学生讲课,很多著名的理论文章都是在抗大讲课时诞生的。
抗战8年间,抗大陆续培养出了20多万名党政干部。
延安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分散到各地,走到了抗日的最前线,在军队、教育、卫生等很多方面都充当了中坚力量,为革命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诗人何其芳在一首诗中描述了青年们当时在延安学习的情景:
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
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
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
然后一群一群地,穿着军服,燃烧着热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在延安学习的环境是非常艰苦的。当时没有印刷的课本,都是老师手写的讲义,刻成蜡版后油印发给大家。当时也没墨水瓶和笔,任远志老人回忆说:“我们就在鸡蛋壳上挖个小口,再用点黄泥把鸡蛋壳包在中间,里面放墨水。我们的蘸水笔,就是把高粱秆的尖用线捆上,然后就用它写字。”
课本纸笔都有了,可以开始上课了,课本的内容很丰富,政治、语文、数学样样都有。
那时的学习内容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目标性,例如当年语文课本里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人皮》,作者是艾青。
敌人把她处死了,剥下来她的皮,
为的是恫吓英勇的中国人民,中国人啊,
今天你必须把这人皮当作旗帜,
让它在你最鲜明的记忆里,唤醒你,
万恶的日本强盗曾经给予我们民族,
以亘古所未有过的掠夺、奸淫和杀戮。
孩子们珍惜学习的机会,在学习的潜移默化中都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抗战学习,为建设新中国学习。
延安是个大熔炉,孩子们绝不是生活在安逸中的,尽管他们得到了大人们尽可能多的保护,但他们的生活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都能感受到所处的是战争年代。
抗日根据地一天天发展壮大,让敌人感到了恐慌。
从1941年开始,日军集中大量兵力,对根据地实行疯狂扫荡。而反扫荡的斗争也在不懈地坚持,为了战斗的需要,延安的部分中学被改建成医院,学生们就变成了护士,在她们眼里,前线负伤的战士们很勇敢。
任远志当时也变成了一名护士。有一次,一个战士的整个左手掌都被炸没了,任远志帮他消毒、给他敷药。可是当时没有麻醉药,那个战士疼得手一缩一缩的,但是他很勇敢,没哭也没叫。战士治好了伤又上前线打仗去了。
他们中的很多人,再也没能回到延安。
近距离的接触给孩子们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这些勇敢的战士让孩子们难以忘怀,在战争的洗礼中,孩子们正努力地学习,迅速地成长。
孩子们眼中的领袖
1938年5月,在延安的窑洞里,毛泽东写下了《论持久战》,确定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这些文章大家都得学习,不过他们更愿意面对面听领袖讲演。因为中央领导在那里经常讲课、做报告,直接听到他们讲话,那种感觉和读课本是不一样的。人们爱听领袖讲演,更盼着近距离接触领袖本人。那时,在延安见到领袖毛主席、朱总司令这些大人物并不是什么难事儿,特别是孩子们。
陈祖涛就曾经到过毛主席窑洞,见过毛主席,他笑着说:“当时,我还看到李敏,她很小,还在地上爬。”任远志老人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