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博士在美的”引发“人才潮”
    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对于企业家来说,科技创新就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杠杆”,人才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支点”。可是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民企依然很难招到象征高素质、能力强的大学生。

    美的日电集团CEO黄健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当时社会上对乡镇企业、民办企业不认同,基本上归入要么是坑蒙拐骗、要么是缺少文化这一类的,基本上是农民洗脚上田进乡镇企业,我们这些正经八百的科班毕业的大学生是绝对不会选择乡镇企业的。”那时候,没有哪位大学生愿意放下国家分配的“铁饭碗”去当“打工仔”、“打工妹”。

    每天看着工人们用铁锤叮当作响的敲打空调,何享健便不由得紧锁眉头: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最突出的矛盾是人才。很快,何享健打破传统观念,作出决定:公开招聘人才,并且许以重金。

    冯静梅主管财务,何享健让她到广州的高校去招人,她后来回忆说:“我去招人回来,有一个是暨南大学的研究生,读经济的,我们招回来是用3万块钱给学校换回来的。另外一个是会计,大专文凭,我们用5000块钱去学校换回来的,所以说不容易招人才。”

    何享健有句名言:“宁愿放弃100万元销售收入,绝不放过一个有用之才。”与国企相比,民企只有不断“栽好梧桐树”,才有机会“引得凤凰来”。1991年,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让“美的重视人才”的观念根植于许多大学生内心深处,后来担任美的中高层领导的大多数人正是从此开始埋下了到美的开花结果的种子。

    1991年夏天,《光明日报》驻广东的记者盛一平和新华社的江佐中合写了一篇小通讯《博士马军在乡镇企业“搏”得带劲》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报道说的是1991年夏天,27岁的马军在华南理工大学热能工程专业毕业,拿到博士学位。马军班里的博士生有26个,在当时真正决定把这个称谓以货币价值直接体现出来的只有马军一个,他的想法是:“我这个学科不需要留在学校里搞研究,发挥个人素质的还是社会。”学校安排他留校任教,但是他放弃了优厚的待遇,来到人生地不熟的顺德,走进了美的的大门。他由此成了顺德乡镇企业中第一个博士,第一个拿着600元月薪就日夜加班的博士“打工仔”。

    3个月之后,他就设计出国内一流的高效节能空调器样机,给“美的”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订单突破1亿元,马军月薪连翻数倍,升至2000多元,年底还拿到了14000元的奖金。

    由于当时没有大学生想到乡镇企业去工作,更何况还是一位博士,因此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顺德乡镇企业有博士生在奉献”的消息像插上翅膀的精灵迅速飞向省城广州,很快就出现《博士马军在“美的”》的专访。

    随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南方日报》等60多家报刊、杂志发了专刊、专访或进行转载,电台、电视台也入境进行采访报道。一时间,“博士在乡镇”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马军成为明星人物,美的集团凭借冲破传统藩篱的先锋企业,招贤纳才、尊重知识的名声很快被人们熟知。

    何享健说:“当时最大的效应来讲是美的重视人才,我对马军是非常重视的,从待遇、福利、工作,方方面面都很用心。”遗憾的是由于水土不服等原因,马军博士后来离开了美的。不过,此时他的任务已经完成,“美的重视人才”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黄健回忆说:“我当时在湖南省湘潭市的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工作,超过3万人的国有企业,看到‘马军博士在美的’的文章完全震撼了我的观念,马军博士进美的这个事情改变了所有人的观念,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军博士对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简介 >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目录 > “博士在美的”引发“人才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