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诚信与改变的时机
感受异国春天的气息、欣赏漫山遍野的樱花的,而是来学习度过冬天的经验的。”
这样的感受,是有想象力和创造性才能的人才能发出的。
身处寒冬的人,自然深知温暖的价值。对春天的向往正是任正非长久不变的动力,因此他的方向感格外强。从他洋溢着勃勃生机的表述中,我们感到,冷峻的“冬天意志”在不断地推动任正非产生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切伟大企业家的特征,是一切创新的最基本要素,它激发人采取建设性行动。企业家就是专门来告诉世人“未来没有先例”这个道理的人。那么华为有没有可能最终完成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梦想、成为一家基业长青的伟大公司呢?我注意到,最近三四年,华为有了一个新的核心管理概念,那就是“业界最佳实践”。这个概念的提出,难道意味着任正非终于明确要向世界级企业的目标冲刺了?
2008年年初,华为一位副总裁在一次讲话中把这个目标具体化了:“华为公司的追求就是希望成为通信业的丰田。”其实我很不习惯这种表述,这样明确化的表述是之前的华为从未有过的,很可能表示华为在商业模式上又有了新的思路。由于这时的我早已离开华为,我对此并没有感性认识,我只能去猜想:丰田意味着什么?
按我的理解,丰田意味着亚洲企业可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标杆企业,可以和欧美企业分庭抗礼。果然,华为的勃勃雄心(或野心)终于流露出来了!
按华为副总裁的话,丰田“很好地满足了客户需求,质量很好,价格又低。在保证质优价廉的情况下,赢利能力仍是业界最强的”。那么影响华为实现野心的最大障碍是什么?“要是我们垮了,就会垮在质量上,垮在我们的质量体系改进没有追求上。”
看到这样的话,给我的感觉是有喜有惊。喜的是华为历经这么多年的艰辛和持续变革带来的进步,终于确定了自身的“商业模式”,并把世界级企业的梦想进一步明晰化。应该说,这个商业模式自2003年思科起诉华为以来,就一直是华为的主导思想,而这些年的业绩也证明了这个商业模式非常有效。
惊的是什么?
惊的是感觉华为还没有完全“脱胎换骨”,因为质量现在成了它的短板。这不仅因为质量问题是很多中国企业的通病,而且质量问题的改进还非常缓慢、成效非常不显著。我们甚至可以说,仅仅是质量问题的彻底改变,就足以花费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华为可能必须准备好打持久战了!经过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华为现在有耐性打持久战吗?
如果是任正非来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他具备威力无比的“冬天意志”。但是,华为这个组织呢?它是否已经同样具备了“毫不留情地始终把自己放置在生存最严峻边缘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疑问:华为是否把实现“世界级企业”这个梦想过于简单化了呢?学习、借鉴丰田的经验自然很好,但是要警惕把另一个行业的经验简单地移植到自己身上。学习不是模仿,而是“掌握一种个体性的对待外部世界的应对和处理能力,是个体主动性的提升”。华为要成为世界级企业,必须依靠自己掌握的独特能力。在这方面,丰田及时地提供了反面教材。
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世界汽车行业终于发生了彻底变化:一直以来位于领先地位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终于被丰田掀下了世界第一的宝座。然而,宝座尚未坐热,一向以质量享誉业界、赢得消费者的丰田,接二连三地出现了重大的质量问题,甚至出现了政治和诚信公关危机。
这对华为来说可否作为一个警示:即使成了世界级企业,即使成了业界领头羊,也未必就万事大吉了。写下这一句话,我不禁干笑起来:落后的时候,拼命追赶先进,企图挤进最先进之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