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死巷》——心胸如山宽阔,眼里不容沙粒
闻第一现场”等等的记者报道,小说家则是过去的人,他用以对抗的真正优势是过去、是记忆——我们晓得,而且至少从古希腊时代就晓得了,当下只是其薄如纸的时间一层,接近于数学平面的无真实厚度一层,因此,当下只有流逝和遗忘,不负责积存任何东西;而过去,却是时间三维中惟一的丰厚实体,所有实时性的事物被冲刷到这里腐烂分解,化为养料,层层叠叠积存起来。事实上,这种单薄和厚实的形态对比,也不尽然全属偶合地体现在两者书写的载体外貌之上,记者是用后即弃的单张报纸,而小说家则是动辄数百页的书籍。

    这里,一定要稍加说明的是,我们如此对比并没丝毫诋毁嘲讽记者这个可敬行业之意(没办法,我有太多干记者或曾经干记者的朋友,不交代清楚会死得很惨),这只是两种不同的行业,在不同的时间层面上工作,从而决定了两种不一样的行为和瞻望成果。事实上,这两种不同的身份和书写是可以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的,人可以既干记者也书写小说,这不仅有宪法保障,而且在人类小说史上,干过记者的小说家极可能不少于没干过的,如加西亚·马尔克斯,如海明威,如格林。(记者朋友们,这样讲可以了吗?)

    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却能数百页煞有介事地写个不停,光是这个数量规模就够让人好奇了,显然单凭胡诌是撑不了这么久的,他一定另有来源另有出处——这里,小说书写者无偿取用且大量取用的便是记忆这个公共财产,像阳光空气水般,因为,正如我们讲过的,问题总是源远流长的,罪恶从不会只出现一次,人心和社会的幽黯死角像工厂生产线,总持续产出类似的产品,而罪恶也像原核、真核生物,会不断复制自身。用宗教者的语言来说,魔鬼的模样总是似曾相识的,它有特殊的印记,会被记忆力好的人认出来,化成灰都认得出来。

    也就是说,记者报道的是一次完成的嫌疑凶手,小说家真正追索的却是在背后支使的永生魔鬼——既然写的是魔鬼,那当然就不是三言两语的事了,无怪乎小说家可以一写数百页,而且总有言犹未尽之感。

    另一种重写罪案的方式

    当然,也有另一种动辄数百页的写法不发生在书房或咖啡馆里,而是像一个更彻底、更尽责的记者那样子工作,并学用人类学者到斐济、到非洲某部落某原住民家庭中蹲点记录的调查手法,让自己完完全全浸泡在单一的“犯罪部落”之中,好挖掘未出土的更多第一手数据来。由于这样单一罪案的田野调查报告篇幅往往太巨大了,一般报纸吃不下来,因此往往以书籍的终端形式面世,这是重写社会新闻的另一类方式。

    这种单一罪案的田野调查报告,不属于小说,在分类上,正如伦敦的专业谋杀书店“一级谋杀”,把它们集中在标示着“真实犯罪”(true Crime)的单独书架上。

    这类一样服膺着“事情远比你想像的复杂”的书写者,一般而言比小说家更执拗更疯狂,像某种单食类生物;也比小说家更不信任报纸更不信任社会的既成结论。重写社会新闻的小说家通常并无意推翻此一新闻的框架性外貌,甚至不怀疑凶手就是大家讲的那个人,他要补充、诠释或颠覆主要在于我们看待此一新闻的角度,以及我们对于此一新闻的解释方式,把业已“新闻化”的其中人物再次还原成人,让不干我事的版面报道转变成我们可感知、可熟悉、可参与的对话,并由此争取我们对陷身其中的人乃至于就是凶手的同情。重写社会新闻的田野调查者不大一样,他们比较像不请自来的侦探,相信某些直接的真相只是不当地被遮盖起来,遮盖的迷雾又往往起自于社会性的利益纠葛、机构性的懒怠无能以及拥有权力之人的恶意操控。因此,他们的追索行动隐含了较直接的对抗意味,得起而行不能只是单纯坐而言,带着几分堂·吉诃德式的热情,也往往自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简介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目录 > 《死巷》——心胸如山宽阔,眼里不容沙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