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魔鬼的羽毛》——绕过塞拉利昂和伊拉克的犯罪
卫,而从书写的深层理由来说,这可拉长战线,让她真正想做的那件事有时间有空间持续进行。

    快是不可能的,对小说书写真正认真且深向思索的东西而言。

    但这样的疯狂杀戮犯罪,该不该把它置放到更异质的历史现场、印证更多样的人类总体经验呢?就像古老的善恶问题驱赶着格林上天入地去搜寻、去观看它的各种变形可能面貌一般?这里,我们带着点猜测也带着点期盼的意思是,到目前为止,塞拉利昂和伊拉克在《魔鬼的羽毛》书中的确只是布景和烟幕,但往后会不会弄假成真呢?究竟这是纯粹的糊弄一场,还是渥特丝尝试着、准备着的一根探针?是宣告进入一个新书写场域的渥特丝风格宣言?别忘了,渥特丝是真的可能这么干的书写者,推过了更俗更没想像力的极限,在这里打造出自己的风格,持续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

    我们等着看吧。

    ——犯罪,在战争的废墟上

    这本书的核心人物查尔斯·阿克兰中尉是英国伊拉克战争的“英雄”——他在领头侦搜时遭到炸弹攻击,重伤部位集中于头部脸部,造成半张脸严重毁容,以及暂时性的失忆,更重要的,他带着这样的脸、这样的创伤记忆活过来,却已是另一种想都没想过的人生。

    另一个人物老白,则是福克兰战役退下来的下士,隶属于彼时的第二空降营,打过岛上第一场接触战顾斯格林战役,但现在是酒鬼流浪汉。查尔斯·阿克兰第一次看到他时,老白躺暗巷里遭一群喝醉酒青少年的殴打,其中一名男孩还在他身上撒尿。还是典型职业军人思维的阿克兰难以理解为什么一个空降营的精锐士官会沦落到躲城市阴暗角落里灌酒精:“老白坐在停车场周边的矮墙上,用颤抖的手打开伏特加。也许是因为这个士官灌酒的饥渴模样,或者是他外表比自称的五十六岁还老,但这幅景象却深深印在阿克兰的脑海,就像狄更斯小说里的残酷现实。他难以想像这个人曾是个骁勇军人,可以在福克兰群岛荒凉的山脉上连续两天行军作战。”

    但这两个人的生命际遇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年轻的战士成为中年的酒鬼不奇怪,我们甚至会想这太典型太理所当然了不是吗?什么都没做,只挨打受伤就自动成为战斗英雄也不奇怪,至少从越战开始就已经如此了,美国的紫心勋章消耗品般一箩筐一箩筐往前线送,从现实预算的角度来说,封你为英雄比往后的照顾你一辈子要容易也便宜多了,何况还有广告、降低社会反战声浪、利于争取军事预算的效果云云。当然,细心点的人也可以在其间察觉出某个我个人以为颇正面的讯息,我指的是,所谓英勇的意思慢慢变了,过往非要你能杀人、杀很多很多人才够格成为英雄,如今则是因为你的受创受苦,仿佛你代替所有人在某个我们无法阻挡的历史灾难中或我们无力阻止的人类愚行中承受超额的损失和痛苦。说真的,这样的想法其实早已深存人心数千年之久,要称之为人性也无妨,只是在战争的巨大国族意识底下遭到抑制、让我们重返野蛮而已;当我们不必负荷如此的国族利害考虑,当我们不必驯服于那些宣传战争者(希望我们有的)那一套思维方式,我们像“正常人”一样想事情时,比方说你读荷马的,你也许有作为读者的偏好,但终究你不会真的是希腊人或特洛伊人,极少心智成熟的人会以为真正的英雄人物是偏执宛如丧心病狂的无敌阿喀琉斯,而不是沉着、一肩扛下所有的战败者赫克托尔,就算是阿喀琉斯,真正触动我们的也不是他的杀人如麻,而是如博尔赫斯所说的,他知道特洛伊终会陷落,但他自己却没办法活着看到它——

    真正奇怪的是,在近三十年人们已不太相信战争这段时间里,英国这么一个老欧洲的、历史经验比谁都厚实的、而且一般印象如此冷静到不近人情的国家,居然如此正式地打了两场战争。

    老白那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简介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目录 > 《魔鬼的羽毛》——绕过塞拉利昂和伊拉克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