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狐狸不祥》——那人独居不好
义看得懂,但我们彼时还贫穷、容易病死却少有人自杀的台湾人无论如何还是弄不懂,过这么好生活的人干吗活得不耐烦呢?要忧郁不是应该我们吗?我们更无从知道,忧郁症正是富裕社会的病症,和社会的隔绝沉闷有关,尤其是人隔绝于湿冷漫长没阳光的冬季里。

    凡此种种。

    今天,时光姗姗但还是来了,我们像揭开封印般一样一样弄懂了,而且还感受良深到一种地步——我们自己的美丽云豹也绝种了,岛上污染遍地,天上星光稀微如加西亚·马尔克斯书上说的:“时代不好就连星星的数量都变少了。”银河成了一个纯文字性的名词,更要命的是,我们几乎每天有人实践不同的自杀方式,跳楼上吊烧炭自焚喝各种不可以喝的东西,而在后SARS、前领导人选举的绝望时刻,应该较庄重称之为“身心症”的忧郁症正蓄足能量、准备以空前高峰之势猛暴席卷全台湾。

    后城市的乡居孤岛

    米涅·渥特丝的这本《狐狸不祥》,以一则古老形式的寓言故事开始,写的却是当下英国的谋杀故事。小说中出现的歌曲和歌手乐团、电影和电影明星、乃至于国际要闻和相关名人,都是我们从每天的报纸电视可看到的,我们活在同一个当下世界里,这多少令读小说的人松了口气,又有些事有些书我们追上来了,有时间的平等之感。

    一旦追上来,我们甚至掉过头来觉得渥特丝笔下的英国乡间有点古老了。像小说中有老上校名衔的庄园主人,像流浪汉成群而来仿佛无政府般和乡间贵族式地主的占地对峙纠纷,像大群猎犬领头的骑马猎狐活动,在我们已习惯台湾这二三十年了无子遗而且翻过几番的土地兼并炒作,别墅庄园永远和最当红的财团商业政治名人连一起,不可能有剩余无主土地,更没野生走兽飞禽悠闲生活空间的情况下,还真会错觉在读一部维多利亚时代的老故事。

    但当然这是当下的英国乡间没错。这我们可以老方法拿上一任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同样的英国乡间社会做个简单比对——在克里斯蒂的老太太神探简·马普尔的系列中,她所居住的圣玛莉米德村尽管对外封闭自成天地,但村子自身却是透明开放的,小孩跑来跑去,每家大人也自在穿梭在别人家的花圃、厨房、餐室之间,借花种、某种甜点的调制配方、毛衣围巾的针织图样、修篱笆屋顶或整理花草园艺的工具等等。人们一起做礼拜,在返家的步行路上三姑六婆地聊天,偕伴赶市集或在订货的那家小商铺子固定性碰头,还不时有全家阖府光临的各种家庭聚会和牌局(当然,在谋杀故事中遂成为绝佳的杀人场景和时刻)。这个欢快无间但也有其可怕之处的小社会曾是乡居生活的长期主要形态,不止英国,哪里都差不多,田纳西·威廉斯的美初中西部小城小镇、契诃夫笔下的旧俄乡间,乃至于我们台湾的昔日都是如此。克里斯蒂的马普尔小姐便是如此乡居生活的完美侦探产物,把抽象的理性、正义、同情和果报建立在真人真事的物质性基础上面。对马普尔小姐而言,一个村子便是一个无所遁形的人性实验室,是显微镜盖玻片底下纤毫毕露的人性样本,马普尔小姐在异地的谋杀案中于是总看出她再熟悉不过的东西,类似的情节发展,类似的反应和表情,类似的人格典型及其命运,都是她村子里实际发生过的。她用几十年生命弄得清清楚楚的一个英国乡下小村镇,遂成为她戳穿广大世界无穷诡计的地图和指南针。

    但渥特丝的英国乡下完全不是这图像了,而是一种“后城市”的新乡居形态。它模仿了城市,尤其是城市鸽子笼公寓的格局,篱笆、围墙的门锁也许仍像昔时一样容易侵入,但却在四周竖立起无形的高墙,拒绝陌生人,更拒绝四邻。过往是远亲不如近邻,如今是远仇不如近邻,只因为生活的紧密相连,更多的威胁更多的纠纷总是来自近邻,就像我们今天城市生活所熟悉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简介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目录 > 《狐狸不祥》——那人独居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