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从人的骨头里生长出来的故事——巴斯《雕刻人骨》
实也是人偶尔会出现的实实在在感受,它如花绽放。

    然而,这个传教士的灵魂太出来,传教之心太急切,还是会出事的。

    人死如灯灭,人不会死得比死更死,这是对的,当我们从死者的主体来看死亡一事时,这也提醒我们生着的人在此由明到暗的一刻就该松手了,他已完全离开,你有完没完的思念或者仇恨化为箭矢都不再及于他了。然而,从生者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感官知觉、不同的需求、乃至于不同的疑惑和询问,死亡的确是层次的,以各自不同的速度和变化缓缓完成的,几天几年几世纪。文学的张爱玲敏锐地告诉我们,当她自己也死去时,连同她的所有记忆,她的祖母无可避免地将再死亡一次;科学的巴斯博士的名言,在他上一本书《死亡翻译人》里反复说,在这本《雕刻人骨》里他也还说,肉体会遗忘,骨头却记得(说法倒是挺文学的,这可能预告了《雕刻人骨》这部小说的出现)。这里,死亡如潮水,它缓缓地、时间性地、看得到地退潮,并在生者的沙滩上搁浅着它卷不走的各种杂物,水落石出,慢慢地朽烂分解。

    逾越这个界线会怎样?当然不会像偷渡入境的人一样遭到逮捕或当场开枪格毙的惩罚,这是信念的问题、是与非的真理问题,基本上赏罚也只限于是与非的分辨为止,就像你逾越了数的加法、宣称2+2不等于4一样。你只会被告知这是错的,同时你的行为、你的工作成果是不良的、是无效的,这通常不是由某个人、而是由历史来宣判;还有,你会让专业的文学工作者、音乐工作者感觉很闷,甚至想打人,如此而已。

    某种意义来说,我们得把这本名为《雕刻人骨》的小说视之为某种“容器”,盛装巴斯博士各种可贵知识的容器。小说书写,对死亡大厨巴斯博士而言,毋宁更接近某种装盘工作,事实上他装得挺美挺有板有眼的,但重要的仍是知识,本体在这里。

    这一定对巴斯博士充满了启示力量——用宗教的概念来说,这是神谕,是神兴起了他要他作工,就像在《圣经》里我们惯看的,某个人某个晚上做了某个梦,梦中神指示他到某个地方去宣扬神的道理云云,把一个安分老实工作的人化为使徒。这种事在人看似已别无所求的暮年时刻发生,尤其有一种令人激动的青春力量。

    我是读这本书才知道的,原来小孩子的指纹是这么难以采集。巴斯博士,这个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了解人骨的人,告诉我们,成人的指纹是油性的,但小孩的指纹却是水性的,它很容易在一两天之内就蒸发掉,也因此,科学想从指纹这一断然的证据介入诸如失踪儿童或儿童诱拐性侵的案件,便又少了一个好整以暇的可能,活着的小孩有他的黄金时间,就连不幸死去的小孩亦有他的黄金时间,死亡在此多了一个层次,一个皱褶,你多了一个和时间赛跑的迫切理由。

    有基督教信仰、星期天早上会进教堂的人并不难发现,一般我们就称之为基督教的新教,其圣歌很少是好听的,歌词和音乐旋律之间往往极不协调到尴尬的地步,有一种马上要打起架来的感觉。之所以如此,往往是因为要把神的重要话语、甚至《圣经》里的某一完整章节,就这样硬生生塞进到旋律里去,以至于连话语本身都呈现着某种打油诗的况味。旧教的天主教则几乎不犯这样的错误了,他们知道这时音乐自身才是主体,音乐自己就是内容,音乐不需要加添什么西药成分就能赞颂上帝、洗涤医治人心;歌词意义可以丰硕它,或者说提示它,好让浮漾其中人的情感人的思维更明亮可信,而非篡夺它——新教的歌通常直接出自于某个虔信传教士的素朴之手,旧教的音乐则是有信仰的音乐家。

    我猜,在这期间,一定有诸如此类好事的、激励的、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话语时不时在巴斯博士的耳边响起:“你管他小说不小说,你只要像你平常讲给我们听那样说出来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简介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目录 > 从人的骨头里生长出来的故事——巴斯《雕刻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