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多年后,当我们面对福尔摩斯——《贝克街谋杀案》
案大致发生于哪个时期的福尔摩斯云云。还有,这十一篇小说中乍看最“不像”的两篇《福尔摩斯召唤的双座马车》和《黑暗之金》何以会这么写、敢这么写、以及书写者夹杂了致敬和对抗的微妙心思,还有他尝试达成的效果——前者以类似“补遗”的方式,通过一名马车夫的记述仿佛多年之后又搜寻到一则福尔摩斯的失落探案,而我们可能也因此想起来原福尔摩斯的探案记录并非全然出自于华生医生之手,柯南·道尔自己都率先试用过不同视角来呈现探案不是吗?后者尽管有点挑战了福尔摩斯轻蔑女性的这一通俗印象,而且也没让他真正一展神探身手,但原本福尔摩斯小说中本来就不乏这样奇遇式而非解谜式的小说,而且,整个福尔摩斯探案中惟一真正击败过他的,不正是那个又聪明又美丽、福尔摩斯宁愿用一枚宝石戒指换她一张照片的可敬女士吗?这种写法不是很合理而且敏锐地重现了福尔摩斯的某一侧面吗?

    好,我们再来问,这样子既要专注写推理小说、又要兼顾原福尔摩斯样子的一心二用,重写福尔摩斯探案会不会比较难呢?合理的答案是不会。这里我们先只说一个很自然、很普遍的心理状态:所有后柯南·道尔的小说书写者(我们可以假设他们每个人都读过福尔摩斯探案这部推理必修教科书)心里都存有一两篇成形不成形的福尔摩斯探案,像某种读书心得报告,差别只在于有没有真正把它写出来而已。

    这样的价值,并非只以阅读者领受者一己的孤独感受呈现而已(尽管这是它最丰硕也最实在的源头所在),而且还以它所启示所诱发的后代一部部作品以为无可怀疑的铁证,因此绝非纯粹的溢美、锦上添花或人家说什么我们信什么的集体骗局。事实上,你愈是内行(对篮球、对推理或对小说艺术),愈能察知它的好和勃勃力量,察知它对一个时代的显示力量和穿透力量,对一个时代某个核心问题或需求(不一定当时就清晰显露众人面前或意识之中)的回应和开展,以及因之泼洒开来的启示力量和创造性力量。那种让人们油然生出“原来是这样”“原来可以这样子来”的效应如此实在如此具体成形,因此,是它找上历史还是历史找上它的呢?这恐怕不是简单能说清楚的,大概也少不了某种程度的幸与不幸成分不能太乐观(如昆德拉所说,在一堆无价值作品的遗忘坟场里总还躺着被低估、被误判、被不公平遗忘的有价值作品),但从过往在在的历史经验我们起码敢于如此断言,某种埋下头来的精纯专注认真远比希冀远方鸿鹄将至的望风追逐更重要。最典型的实例便是那种制式左翼的书写方式,他们急于改变时代、催赶着进入未来,结果既无心认真书写作品本身(这是常识),其实亦无法真正专注于真实的当下(这很容易被忽略,包括他们自己),最终总甚为合理地只能写出工具性的假作品,并甚为合理地一用或用都没用就直接被扔进遗忘的大坟场里去。

    真正的价值和力量,由于系通过专注认真所获取的,往往不会也不必以夸张的样式和姿态呈现出来,像加西亚·马尔克斯开头那几句:“多年后,奥瑞里亚诺·布恩狄亚上校面对枪毙行刑队,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找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么简单,这么自然,但从此大半个世界的小说书写者仿佛获赠了一部最新型的时光穿梭机器,一扇时间的任意门,让小说更恣意在过去和未来、预言和记忆中飞翔起来不是吗?

    所以,写一篇福尔摩斯式的小说难吗?我们只能说会者不难,一点都不难。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简介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目录 > 多年后,当我们面对福尔摩斯——《贝克街谋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