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餐桌上发现的商机
    1.会下“金蛋”的“鹌鹑”

    当谈起为何辞去当时人们非常羡慕的公职去创业时,刘永好说:“1982年下海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按当时全国的生活水平,我不敢奢望一个普通教师能挣多少钱,只是想辞职下海了不管怎么做都会比当时每月38元的收入高吧。”

    上世纪80年代初的38块钱,在同龄人的眼中已经算高的了,而他放弃这一切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相信年轻就不应该害怕失败,即使失败,也可以从头再来,年轻就是资本。在刘永好的眼里,38元的工资不算什么。

    从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到沿街叫卖的小商贩,刘永好在与兄弟共同创业的初期,第一次经历了心灵的历练。比起早年生活的艰辛,这种心灵的炼狱无疑是更加痛苦的,但坚强的面对,只是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刘永好经历了商业人生的第一次转换,最直接的结果是使他的心理逐渐走向成熟,他的内心从此变得坚强起来,脸皮从此也变得厚起来。无论是内心的坚强还是脸皮的增厚,都是那样一个年代奋起成功的人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创业者不仅仅要有理想和抱负,还要学会把目标分解、简化成具体的一件件事情。因为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地去克服,比一下子面对一大堆困难要好得多。鸡苗事件让刘永好兄弟的士气遭遇了重创,消沉了几个月后,他们又重拾创业当初的激情,鼓起斗志,继续向前走。

    有了上一次险些失败的经历后,刘永好兄弟不再盲目冲动,而是在做事前先思量好该怎么去做,精打细算地做起了生意。

    在刘永好兄弟白手起家的传奇创业之路上,鹌鹑无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四兄弟经历了第一次创业的危机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朝鲜的金日成主席送给中国一批鹌鹑,报上说它是“会下金蛋的鸟”。

    之所以说鹌鹑会下“金蛋”,是因为它的产蛋率很高,一只雌鹌鹑几乎每天都可以下一个蛋。这样计算下来,比起鸡蛋,鹌鹑蛋的利润几乎要高出一倍。刘永好兄弟一合计,决定将养殖业的重点放在鹌鹑上。

    通过市场调研,他们发现,当时一个鸡蛋卖1角钱,而一个比鸡蛋小的多的鹌鹑蛋却卖到了两角钱,而且,小鹌鹑孵出后40天就能下蛋,一对鹌鹑1年可以孵5窝小鹌鹑,也就是值100多块钱。这样一算,养鹌鹑可比孵小鸡要划算得多。

    但此时市场情形似乎跟他们的决定相反,成都地区的“鹌鹑热”正在降温。当听说刘永好四兄弟要大规模来饲养鹌鹑时,村子里的好心人规劝他们千万不要作茧自缚。

    可是刘永好兄弟都有一个共同的脾气,那就是认准了路死也不会回头。他们认定,只有疲软的市场,没有疲软的产品。鹌鹑饲养的多,市场竞争激烈。那些失败的专业户是因为养鹌鹑的成本太高,技术不过关,经营又差,这才亏本搞不下去,遭到淘汰的。只有把饲养鹌鹑的成本降下来,他们才能取得胜利。

    在刘永好兄弟眼里,别人最担心的劣势是不能降低成本,而这相反却正是他们的优势。刘永好说,他们当时最大的优势就是大学生出身四兄弟专业各有所长,学习能力强,而且有着无论什么最新的技术,他们都有愿意尝试的干劲。

    2.世界“鹌鹑大王”

    如果说在育新养殖场成立初期,四人作为知识分子的优势还没有凸现的话,那在养殖鹌鹑的过程中,他们所具备的知识和科技优势淋漓尽致的展示出“知识就是财富”这句话的分量。

    此时的四兄弟,可以说是把各自的看家本领都用上了。为了能够实现降低饲养成本的目标,大学生出身的刘永好兄弟,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依靠现代科技的力量,大量地查阅资料,开动脑筋,找出最佳的养殖方法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刘永好传·饲料大王的财富人生简介 >刘永好传·饲料大王的财富人生目录 > 餐桌上发现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