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晋察冀热辽边界“无人区”
46年对“无人区”的情况有这样一段记述:

    “敌制造的‘无人区’名为‘无人住禁作地带’,敌将这些地区的人民驱入‘人圈’,民房烧毁,不许存留一人,如一旦发现有人,即行杀死。

    “至1944年,热东、热南及辽西北峰蛮千里的土地上,展开了历史上所罕见的‘扫荡’与反‘扫荡’、‘集家’年反‘集家’、‘割青’与反‘割青’的激烈斗争。敌寇所建之‘无人区’及‘集家’区,东西长700里(从绥中至滦平),南北宽250里,面积17354平方里,包括八县地区(从长城到锦承路北),伪热河省400万人口,有105万人被躯入‘人圈’,大批人民因饿冻而死。青年妇女大多数被奸污,青壮年送东北当劳工,敌人还进行思想检查,稍有抗日嫌疑,或与八路军有关者,即被枪毙。青年常逃至山中,而敌人则经常搜山,见烟火即前往抓人,因此,许多人为了生存参加我军,反对‘人圈’,有的地方,反对修‘人圈’,敌修我拆,连续五次之多。

    “热河北部我新辟之建平、围场、赤峰地区,敌寇亦实行‘集家’,我第三区队仍活动于朝阳以西至围场600里的地区。1944年春,敌人以两万兵力向我‘扫荡’进攻,敌军所至,立即进行‘集家’并村。”

    1946年5月19日《晋察冀日报》报道说:“已完成‘集家’的‘无人区’,一片荒凉,野草丈高,野兽乱窜,家猪变成野猪,家鸡变成野鸡。人民无法生存,曾几次暴动。不愿进‘人圈’的人,逃到山洞,过着猿人的生话”。

    “部落”“人圈”和“治安区”

    日军人为制造的“部落”、“人圈”和“治安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没有到过的人是很难想象出来的。

    成千上万的人们,被日伪军从“无人区”赶出来,在冀热辽,被圈进土围子和大村的“人圈”里,修建“部落”;在晋东北,被赶进“治安区”和“归大屯”里,情景十分凄惨。1946年3月出版的《北方文化》刊载了丁民同志的《人圈》一文,可以看出“部落”“人圈”“治安区”就是人间地狱。文中说:

    “部落里的房子——那所谓新的‘家’还不曾盖起,睡觉吃饭是最要紧的,那就首先打起炕来再说,但新土炕是湿的,烧着劈柴,不时蒸发出白色的水气。夜晚,寒风呼呼地吹着,几家子挤在一个炕上,还像浸在水里一样冰凉。因为这个‘家’还没有打墙,还没有来得及盖屋顶,又没有被子,没有任何一样挡得住寡风的东西,有时下起雨来,飘起雪来,就只得直挺挺的淋着。

    “慢慢的高柱子竖起,把墙打起,屋顶上胡乱盖一层草,就算是‘家’了。……

    “房子像鸽笼一样紧挤着,那么凌乱,那么肮脏,人和猪、鸡雏挤在一起,因为没有院子,没有空地;到处是粪便和垃圾,是恶心的臭气。炕上是臭虫,身上是虱子,墙上是这些小生物的血印。——在这儿,繁荣的不是人,是细菌;这不是人的家、是疾病、瘟疫和死亡之家。——这就是‘人圈’。”

    再看晋东北搬到“治安区”的人们怎样生活?1941年12月间,驻盂县敌大队长士田召集民众宣布:“一,麦子面为军用品,百姓不得私有,遇存麦面达3斤者,枪毙全家;二,百姓除一个月粮食外,其余全数屯集盂县城,限一礼拜屯集完成。”

    “人圈”里的人们,衣不遮体,吃糠咽菜,饥寒交迫。日常生活实行“配给制”。农民打下粮食归“大堆”(大仓),按期领粮,不让家里有存粮。每人每年的布匹配给,至多不过3尺。“人圈”里种地、喂家畜也是不自由的。不许到10里外种地,天大亮才开门,天未黑就关门,晚回者就要受罚挨打。以热南“人圈”为例,他们打下的粮食还不够交税,如住宿捐每户每年80元,军需捐每人每季7元,飞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溅血的武士刀·日军屠杀录简介 >溅血的武士刀·日军屠杀录目录 > 第五十一章 晋察冀热辽边界“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