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巨人们”的行列
任正非说:“我们的友商就是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朗讯、北电、西门子、NEC和爱立信,……我们把竞争对手都称为友商。”迈入国际化后,任正非提出与巨人们都是友商,不再是“捣乱”的“坏孩子”,逐渐赢得了“巨人们”的好感。
现在,任正非频频出访海外,去拜访他那些“巨人”朋友们,也热情接待他们的来访,他们在一起愉快地畅谈行业风云。看一个人的朋友圈子就能看出他的身份和地位,同时也能折射出他的企业的实力。从这个角度而言,任正非正在融入“巨人们”的行列。
“我们是友商”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地球村”逐渐形成,联系空前加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味地喊竞争,厮杀拼搏,就会很被动,处处受敌意。现在商场中不再一味强调“大鱼吃小鱼”,而是追求共赢。
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这是华为坚持的原则。任正非说:“我们把竞争对手称为友商,我们的友商是阿尔卡特、西门子、爱立信和摩托罗拉等。我们要韬光养晦,要向拉宾学习,以土地换和平,宁愿放弃一些市场、一些利益,也要与友商合作,成为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
创业初期,华为力量弱小,采用技术“拿来主义”,很早就和德州仪器、惠普、IBM、摩托罗拉等公司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以获得它们的技术支持。
2003年在美国市场上,华为与思科打得不可开交,但是现在已经开始解冻。2005年12月,钱伯斯访问深圳华为总部,开始了“破冰之旅”。在深圳坂田的会议室里,两人放声大笑,第一次亲密握手,好像过去的厮杀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一样。双方都意识到,互利共赢符合各自的利益。
在钱伯斯来华之前,任正非与西门子通信集团总裁托马斯·甘斯文特一起畅想两家在中国的tD-SCDMA合资公司的前景。任正非还曾经与阿尔卡特总裁兼COO詹迈廷在法国的一个葡萄园私人聚会上,谈论电信制造业的公司运营。
以前只会用“尊重”的字眼来对待华为的对手们,现在开始对任正非刮目相看了。任正非有了一大批世界级的朋友,摩托罗拉、北电、3Com、思科、阿尔卡特等企业的总裁都和任正非结成了好朋友。通过这一策略,华为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向世界级企业进军创造了条件。到2005年1月为止,它已经与20家全球顶级运营商中建立了合作关系。
向IBM“学招”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在斯德哥尔摩的获奖讲演中,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诙谐而又不失严肃地说:“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呢?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要有伟大的导师。”华为正是选择了IBM这位世界级老师,为其在国际化征程中增加了一个举足轻重的砝码。
1997年圣诞节前夕,任正非带领华为高层赴美,先后访问了休斯电子、IBM公司、贝尔实验室和惠普公司。访问期间,IBM的CEO郭士纳给任正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3年,51岁的郭士纳接管IBM,当时IBM累计亏损高达160亿美元,美国许多媒体称:“IBM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坟墓。”完全不了解It技术的门外汉郭士纳临危受命,但当时并不被看好。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改革,IBM起死回生,郭士纳创造了一个奇迹。
1998年,华为成立已经10年了。华为的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都已取得重大的突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了89亿元,可以与国际一流电信设备制造商一争高下了。但是,华为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了。创业时期,华为发展势头迅猛,市场拉动作用显著。随着迅速发展,粗放式管理、规模不经济日益突出,成本居高不下但收益却不增长。
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