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译者序
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尽管我们在杰克•伦敦身上也并非看不见尼采的影子。

    本书以前有过译本,书名译作《马丁•伊登》,而这个译本译作了《马丁•伊甸》,一字之差,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希望体现作者也许作出的一点暗示。

    杰克•伦敦的好些作品的人名是带暗示的。《燃烧的戴莱特》的主角“戴莱特”原文是Datkught(白昼,日光),而戴莱特是个光明磊落的理想主义者;《约翰•巴利科恩》的主角“巴利科恩”原文是Barley(麦酒),而那篇的主题是禁酒;《蹩脚•贝路》的主角叫Smoke Bellew,其中的Smoke是俚语蹩脚酒的意思,而那人是个瞥脚的记者;他的短篇集《狼子》和长篇《海狼》里的“狼”在印第安语里指的是“征服性的白人”。杰克•伦敦也用“狼会”来作他的豪华别墅的名字,显然有以“狼(征服者)”自命的意思。那么,本书那天真烂漫的主角用“伊甸”命名是否暗示着伊甸园呢?那可是人类曾度过天真烂漫原始纯朴的生活的、却又失去的乐园。译者不敢遽下结论,但反正是音译,给予一点暗示也不是不可以的。

    1998年4月23日于重庆北碚西南师大

    -----------------------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马丁·伊甸简介 >马丁·伊甸目录 > 译者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