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三节 一场端正思想路线的哲学辩论
室,由冯兰瑞同志主要执笔,在1978年初写的那篇关于按劳分配问题的文章,是经过邓小平看过,按照邓小平意见修改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发表后也受到搞“两个凡是”的人的攻击,说“这是哪个中央的意见”?没有哲学,没有真理标准讨论是不能透彻地解决按劳分配等问题的。思想上的束缚要靠这场真理标准的哲学讨论才能得到解决。当然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科学,不能代替对具体事物的具体分析。抓按劳分配等问题上的拨乱反正,也是很必要的,在当时也是起了重要作用的。在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开展起来,更有必要去研究具体的经济问题。不过在研究具体问题时不能忘了哲学的重要性。

    这些年来,经济学的研究一直很活跃,而哲学方面的讨论显得比较沉寂,似乎又有“经济(学)繁荣,哲学贫困”的情况。我觉得人们有一种不喜欢讲哲学的倾向。在一个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国际会议上,我做了一个题为《“为无为”——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作用”的一个哲理》的发言。在这个发言中我讲了老子在中说的“无为”,不是“消极的无为”,而是以“无为”达到“有为”。因此我们要“为无为”。我对到会的外国学者说,我使用的语言是古代中国的,可是内容却是现代的带世界性的。我在这个发言中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政府需要去“为”这种“无为”,也就是需要对许多问题采取“积极的不干预”的方针。而且我还说,只有实行这种方针,才能建立既廉价又廉洁的政府。我说现在中国20个劳动力养一个官员,怎么养得起?更谈不到“以俸养廉”。我把这个发言稿寄给了北京一个经济学刊物,感谢这个刊物的编辑部发表了我的发言,但刊物编者未同我商量把我的发言题目中“为无为”三字删去。我当然不那么高兴,我看出我国经济学界中有一种轻视哲学的倾向。我希望在纪念真理标准讨论过去这么多年后,哲学讨论能够活跃起来。

    今天纪念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讨论,当然要联系今天的实际。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依据“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个原理,今天应该排除哪些不能作为标准的东西。研究理论,重在现实,重在今天怎么看。我们要弄明白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今天究竟要抛弃一些什么样的东西。对这个问题,现在我没有做出回答,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慎重提出来的问题,并且认为应该对这进行一番研究思考,然后把这样的问题提到学术界面前。

    注:我查了《五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一文。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署名为《人民日报》编辑部和《红旗》杂志编辑部。这篇文章的主旨是揭露苏联共产党推进一条“和平主义”的路线,为帝国主义的和平欺骗打掩护,而不去贯彻“只有消灭帝国主义才能消灭战争”的原理,不去积极支持各国人民的革命战争,而向帝国主义投降。在这篇文章末了写有这么一百多字:“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侵略和战争行为,正在教育世界人民逐步觉悟起来。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些在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上有错误观点的人,在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反面教育之下,我们相信,有很多人会改变过来。对此,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我是在有人告诉我《五评》中有“唯一”两个字后特别有意去查的。最初我翻了两遍没有查到这句话,最后从头到尾,一个一个字读全文,才在全文倒数第二个自然段找到“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14个字。在当时我读过这篇《五评》,但是对这句话却视而不见,可见它并没有产生什么社会影响。至于在那篇文章中运用这个命题的意义,与20多年前那场讨论的意义则更不可同日而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简介 >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目录 > 第三节 一场端正思想路线的哲学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