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四、萨尔浒,一将功成万骨枯
    努尔哈赤知道:取得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还是靠实力。因此,他一方面命令兵器场日夜打造盔甲、兵器等,另一方面又召开军事座谈会,组织讨论反击明军的进攻方案。

    他亲自带领各贝勒、大臣们去察看地形,在明朝军队将要进军的东路牛毛岭一带,布置士兵砍伐大树,设置路障。根据地势的险易,分别布置不同的兵力。

    在浑河边上,他亲自下水测试河水的深度和河水的流速。

    他对部下说道:“西路军是明军的主力。这浑河是他们的必经之道,咱要让这浑河成为埋葬明军的坟墓!”

    皇太极当场提出道:

    “咱在浑河上游筑坝拦水,当明军涉水时,再掘坝放水;另在附近埋伏一支人马,趁他们渡河时,袭击一下,不只可以击杀他们的人马,也挫伤了他们的锐气!”

    努尔哈赤听了,兴奋地说道:

    “皇儿与朕的想法一样,就这么办!”

    作为军事家的努尔哈赤,他深深知道“机密”对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性。

    于是,他在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天命三年)五月,向国中人民发布命令道:

    “不许任何人私自外出,或是与外界人员擅自往来,不许泄露消息,未经允许不准出入国界。”

    因此,后金的战备情况,得到了严密的封锁。明朝派来的探子、刺客,只能望建州而兴叹,谁也进不来了。

    在这同时,后金国的哨探,却源源不断地送来了各种各样的情报。

    连明朝的大臣也不得不承认说:

    “辽人久为努尔哈赤所用,凡是官军的一举一动,甚至辽兵、辽马、辽切,努尔哈赤无不熟知,结果是:明师未出,彼防已备。”

    战前,努尔哈赤又积极开展了外交争夺战。他派重臣到朝鲜王国去,并带去了重礼,目的是希望朝鲜能持观望态度,不要直接出兵援助明朝。后来,朝鲜王国怯于明朝的压力,虽然出了兵,但是在战争开始阶段的迟疑态度,已是努尔哈赤积极的外交活动所产生的良好后果和重大胜利。

    却说明军于二月十一日,在辽阳誓师以后,决定二十一日开始,各路大军先后出边。

    不巧,天公不作美,十六日,天色突变,乌云密布,纷纷扬扬飘下漫天的鹅毛大雪。东北的大地上,一夜之间,换上了银装。

    这时候,面对着茫茫白雪,银山起伏,寒风凛冽,按计划出兵进剿,已有困难。

    在各路将领请求下,经略杨镐不得不紧急写表上奏,恳请改期。于是,出师的日期又往后推到二十五日。

    再说明军的出师日期尽管一拖再拖,而仍然是困难重重,军事准备工作一直拖着后腿。总兵官刘挺曾经在四川任事,很得川兵的信赖。他对川、贵士兵的战斗力,极有信心。因此屡次申请征调川兵。然而兵部总是置之不理,不予急办,致使刘綎迟迟不能出关。

    为此,刘綎公开说道:

    “要俺出关,必须等待川兵,若是有川兵二三万人,俺可以独挡努尔哈赤的军队,不用其他路军助战。”

    作为经略杨镐,身为全军统帅,面对有如此信心的将领,对合理易行的建议,充耳不闻。他庸懦昏瞆,又骄躁寡谋,盲目地乐观,主观上以为“天兵”一到,就可以一鼓而下,后金军队将土崩瓦解了。他只能一味地催促进兵,置天时、地利、人和于不顾。刘綎的合理意见,他拒绝听取,根本不容刘綎等待川兵,强行督促全军进剿。

    四路兵出师的具体时间安排是:

    西路沈阳、开铁两路于三月二日到二道关,合营后再分路向后金都城赫图阿拉进军。

    四路大军务必在三月三日会师于赫图阿拉,率先到达战地的以炮声为号,传令各军,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努尔哈赤简介 >努尔哈赤目录 > 四、萨尔浒,一将功成万骨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