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西北红军的先河——南梁游击队的诞生
武装起义及其产生的起义军与以后的西北主力红军部队之间并不存在沿革渊源关系。而这一点正是西北地区武装起义与南方各地武装起义的区别所在。有的党史书籍中认为西北红军主力起源于西北工农革命军,①有的甚至说:“中国工农红军西北红军(简称西北红军)包括红军二十六军、红军第二十七军、红军第二十九军。这三支红军全是由清涧起义、渭华起义、旬邑起义的部分武装及晋西、南梁、陕南等游击队,分别改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西北地区主力红军”,②这些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实际上,渭华起义、清涧起义、旬邑起义等的组织领导者和骨干分子如刘志丹、谢子长等人,后来都是只身回到陕北,又在陕甘边重新发动兵运,逐步再建立革命武装的。作为渭华起义、清涧起义、旬邑起义中成立的工农革命军,即使就是残余部队也没有转移到陕甘边区及陕北地区。所以,陕甘边区红二十六军,陕北的红二十七军,陕南的红二十九军与1927年和1928年的渭华起义、清涧起义、旬邑起义中产生的工农革命军从组织上来说没有任何关系。①

    那么,为什么西北地区的三大起义未能创建出正式的红军呢?从表面来看,有的是因为敌我力量过于悬殊,还有的是因为指挥员的失误所致。但所有这些都不能被看成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认为,问题的答案只能从西北地区的社会环境中去寻找。众所周知,西北地区未曾经受过1924—1927年大革命风暴的冲击,这里直至红军创立以前,一直未曾出现过如同南方的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区那样广大工会和农民协会的组织。未曾有过空前的规模迅速高涨起来的如疾风暴雨般的工农群众运动。这样的农村大革命,不但对当地的大革命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且也间接地影响和决定了南方各地工农红军的创造方式。毛泽东在分析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时,也曾经十分注意农村大革命和工农运动对红色政权和红军创造的影响作用。他指出: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曾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不是那种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1926年和1927年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和江西各省。这些省份的许多地方,曾经有过很广大的工会和农民协会组织,有过工农阶级对地主豪绅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许多经济和政治的斗争。所以广州产生过三天的城市民众政权,而海陆丰、湘南、湘赣边界,湖北的黄安等地都有过农民的割据。至于此刻的红军,也是由经过民主的政治训练和接受过工农群众影响的国民革命军中分化出来的。那些毫未经过民主政治训练,毫未接受过工农影响的军队,例如阎锡山、张作霖的军队,此时便绝对不能分化出可以造成红军的成份来。

    ①南方各地的起义如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等。都是在起义失败后,及时将起义军转移到农民运动高涨过的地区,掩护革命运动,保存革命实力,扩充红军主力,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这是在敌强我弱条件下,各起义队伍的唯一出路和生存途径。井冈山、赣南、赣东北、海陆丰、鄂豫皖、湘鄂西等苏区红军部队都是通过这种途径保存、发展并壮大起来的武装起义部队。正是由于这样的社会条件,南方各地的红军部队一般都与各地的武装起义之间存在着沿革渊源关系,这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

    但是,北方各地尤其是西北地区,明显缺乏南方地区那种大革命后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尤其缺乏农村大革命后的环境条件。因此,当起义军遭到强敌进攻,起义面临失败的时刻,起义部队一般无退路可寻找,无良好的工农群众基础可依据,无受过民主运动影响的地区可回旋。这样,面对强敌进攻,起义军必然失败,根本来不及创造正式的红军主力部队来。正因为如此,西北红军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陇东老区红军史简介 >陇东老区红军史目录 > 第一章 西北红军的先河——南梁游击队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