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探路”扩红筹物资——秘密准备
权的博古、李德等人,决定走留人员的标准,主要是看对他们左倾盲动主义的态度,凡是反对过他们,或与毛泽东关系密切的所谓“毛派”人员,都被毫不留情地留了下来。

    由于毛泽东本人差点被取消转移资格,无疑,他这个挂名的苏维埃主席,便无权过问下属的去留。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采访说,有人曾悄悄地让毛泽东看了一份留守高级干部的名单,他知道许多被称为“毛派”的人都留下了。像瞿秋白、何叔衡、贺昌、刘伯坚,还有在反“罗明路线”过程中受到打击的两个人——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和古柏,等等。毛泽东特别为瞿秋白向博古求过情,要求带上他转移,但是被拒绝了。

    吴黎平后来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谈到,在准备转移时,毛泽东曾召集政府各部的领导同志在一个山上开会(毛泽东称为青山会议),布置善后工作。

    他向大家说明了当时的战争形势、红军转移的原因,要求各政府机关做好撤离中央苏区前的组织工作。随后,他根据中央决定,宣读了随军的一些部长的名单。瞿秋白当时也出席此会,当听到没有他的名字时,当场向毛泽东要求随军转移。毛泽东当即回答会后再谈。在场的吴黎平曾小声问毛泽东:为什么不让秋白这样的老同志随军转移?毛泽东也小声告知吴黎平,他很同情秋白同志,曾向中央局反映过,但他的话不顶事。吴黎平只好转向洛甫,请他给中央局的同志求求情。洛甫说,这是集体商量决定的,他一个人不好改变。

    吴黎平无可奈何,便请瞿秋白到家中吃告别饭。秋白情绪特别激动,一个劲地喝闷酒,声调悲咽地说:“你们走了,我只能听候命运的摆布了。……我一生虽犯过错误,但对党对革命忠心耿耿,全党同志有目共睹。”他表示,我无论有何遭遇,无论碰到怎样逆境,此心可表天日。后来,中央红军长征以后,1935年2月下旬,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捕,关押4个月之后,被敌人带上刑场。他虽然身体虚弱,却镇定自若。当子弹将射向他的胸膛时,他屹立在那里,用俄语高唱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国际歌》。

    博古、李德等左倾盲动主义领导者,把他们不喜欢的干部,以及支持过毛泽东的干部都乘机甩掉,留在苏区打游击。结果,留下来的干部中,绝大多数都不幸被俘牺牲了,幸免的不足十分之一。

    毛泽东的老战友、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年已61岁的何叔衡被留下以后,在福建长汀被包围的敌军士兵开枪打死。

    曾任总政副主任的贺昌留下以后,坚持带领部队与敌奋战。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当敌人向他冲去,大叫“捉活的”时,他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脑袋,高喊“革命万岁”的口号,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年仅29岁的生命。

    曾以秘密党员身份在“基督将军”冯玉祥部队工作过,后来在二十六路军任职,与董振堂等人一同举行宁都起义的刘伯坚,因与毛泽东的关系,注定成为留下来的人。后来,他在一次战斗中被俘受审,被带上脚镣游街,于1935年3月21日就义,年仅40岁。牺牲前作了一首《带镣长街行》的诗:“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古柏留下以后,在一次带着一队二三十名游击队员,从广东转移到湘南时,遇到国民党的巡逻队而遭杀害。毛泽东在1937年得到消息时,曾写道:

    “我友古柏,英俊奋发,为国捐躯,殊堪悲悼。愿古氏同胞,继其遗志,以完成自由解放之目的。”

    仓促突围

    转移决策早已作出,准备工作也已进行,但由于博古、李德对他们的阵地防御作战的恶果缺乏清醒认识,仍然持观望态度,因而未能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实行转移。

    这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历史的惊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实简介 >历史的惊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实目录 > 第二章 “探路”扩红筹物资——秘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