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大事不糊涂”的儒将——叶剑英
得工工整整,写完后又一字一句地阅看、修改,直到满意、抄清为止。许多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参谋,一谈起叶剑英的工作作风和效率,都肃然起敬。

    忽然,他觉得喉咙口有点难受,想吐。放下笔,刚低下头,嘴里就涌出一口血。他掏出手绢擦了擦,环视周围,没人看见,又若无其事地伏案撰文。

    但这样次数一多,终于被其他同志发觉了。这时,他运用自己的“权力”,命令那些知情的同志“要注意保密”。而他发现有的参谋身体不适时,却一定要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他们骑。长征时曾骑着叶剑英的马行军的参谋孔石泉,数十年后谈起此事依然很动情:“如果没有叶司令员的那匹马,也许我早就在长征中掉队、倒下了!”

    敌高喊“活捉朱毛”,危急时奋勇解危

    那是遵义会议刚结束不久的一天傍晚,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向土城赤水方向开进。当跟进的中央机关走到一条山谷时,突然枪声骤起。北边半山坡上,出现了约一个连的敌军,他们居高临下,猛烈开火。包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首脑人物在内的中央机关,都暴露在敌人的有效射程以内,形势非常危急!

    “这是哪路敌军?真是活见鬼了!”一位曾经当过侦察参谋的同志有点恼恨他说。中央机关迅速散开,躲进一条水沟里。

    “不要慌!把警卫员组织起来,狙击敌人。”周恩来副主席镇静他说。

    他知道,只要争取到十几分钟,后续部队就会赶到,消灭这股敌人不在话下。

    然而,敌人似乎已经发觉他们的对手是红军中央机关人员。一个军官用手枪往帽檐一顶,狞笑一声,命令道:“弟兄们,冲下山去,活捉朱毛!”数十个敌人嚎叫着向中央机关人员扑来。

    警卫员们奋起还击。但火力毕竟有限,眼看快要支持不住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南面高山上响起了机关枪声,叶剑英率领通信排赶到了。

    原来,率领军委纵队跟在后面的叶剑英,依稀听见前面响起一阵枪声,马上意识到中央机关人员可能遇到危险,抢先带领身边的通信排快速前进,抢占了南面的制高点。当发现敌人冲锋时,立即下令集中火力压制敌人。被突如其来的火力打得晕头转向的敌人,扔下十几具尸体,退缩到北面的半山坡上。双方对峙了一阵,敌军官见捞不到什么便宜,再僵持下去可能会被红军吃掉,便趁暮色离去。

    躲进水沟里的中央机关的同志纷纷跳出水沟,大家异口同声他说:“好险呀!”叶剑英笑着迎上去,毛泽东拍拍他的肩膀说:“多亏你及时赶到,帮我们赶走了阎王殿派来的小鬼哟!”周恩来也很感慨他说:“剑英啊,你当年‘中山舰事件’誓死护卫孙先生,今天又奋勇救我们,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啊!”

    爬雪山痛悼英烈,过草地引吭高歌

    在第二次攻占遵义的一场战斗中,三军团参谋长邓萍不幸牺牲。一封电报摆在叶剑英的案头,那是三军团致中央的,电文指名要求叶剑英去接任参谋长。考虑到前方战斗正在激烈进行,必须派得力战将去充实,中央批准了三军团的要求。忍着伤痛的叶剑英受命于危难之际,协助军团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杨尚昆,率领三军团先后渡过金沙江、大渡河,攻占天全、芦山、宝兴,来到海拔4000多米、山顶终年积雪的夹金山脚下。

    “看来要找御寒的衣服或烧酒是不可能了,但大家可以多备些生姜、辣椒和大蒜等,上山冷的时候咀嚼一下,能够压寒。”对爬雪山同样缺乏经验的叶剑英,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后,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办法。

    雪山上的气候比人们预料的还要恶劣得多。虽然已是6月中旬,但山上下起了鹅毛大雪,阵阵风暴卷起漫天大雪,打到人的脸上、手上,似刀割般的痛;或者灌进脖子里、裤管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历史的惊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实简介 >历史的惊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实目录 > 第七章 “大事不糊涂”的儒将——叶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