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物界的大沟通
画卷。既然植物界是统一的,那么动物界是否统一呢?整个生物界呢?
当时,许多学者试图说明植物界与动物界在基本结构上的共同性,但由于那绿色宁静的植物和生动活泼的动物在外形上差别太大,并且动物细胞不像植物细胞那样具有细胞壁,特别是关于各种生物毫不相关的形而上学观念还占有统治地位,因此,生物学家们在动植物的统一方面还没有取得进展。然而,当施莱登把他关于植物细胞的观点,告诉了他的朋友、动物学家施万(1810-1882)时,整个局面就发生了巨变。
施莱登和施万曾在著名生理学家缪勒所领导的柏林解剖研究所共事过,从此,他们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友谊。有一天,施莱登和施万一起用膳时,又谈起了细胞发育问题。施莱登向施万指出,细胞核在植物细胞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时,施万立即想起在他所研究的动物细胞内也看见过同样的“器官”;他同时领悟到,如果能够证明细胞核在动物细胞发育中所起的作用与在植物细胞的发育中所起的作用相同,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他们便一起来到施万的实验室,共同观察了施万所研究的动物材料的细胞核,结果施莱登发现这与植物细胞的核很相似。于是,施万就想把施莱登的细胞理论推广到动物界中去。
施万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比植物更复杂多样的动物有机体也是由和植物细胞类似的细胞构成的,并且动物细胞的形成方式也与植物细胞相似。1839年施万提出了细胞学说,他认为:一切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构成的;不论有机体有多大差异,它们都有共同的细胞发育方式;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施万终于用细胞把动物界和植物界沟通了。
由施莱登和施万提出的、类似于结晶过程的细胞形成方式是错误的。不久,生物学家就发现了细胞分裂现象,并且认识到新细胞是由母细胞分裂产生的。1855年,德国病理学家微耳和总结了细胞分裂的普遍性,提出了“所有细胞来自细胞”的观点,从而进一步发展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创立,荡平了把动植物界分开的形而上学的鸿沟,证明了动植物界在本质上的统一性,实现了生命观的革命,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因为如此,细胞学说才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