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类的自我寻找
方向迈进。从古生物化石材料来看,一般认为腊玛古猿可能是人类的早期祖先。
腊玛古猿的化石发现于非洲、亚洲等地,它们大约生活在距今1400万年至700万年。腊玛古猿已能用前肢抓握树枝等进行攻击和防御;它们的后肢能单独地担负着直立行走的功能,而直立行走是古猿向人类转化所迈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
腊玛古猿之后是南方古猿,它们生活在距今大约500万年到100万年。
南方古猿已经会利用天然的石块或树枝猎取动物、抵抗猛兽的袭击或打击树上的果实和挖掘地下的块根块茎等。南方古猿中比较进步的一类,还能制造比较简单粗糙的工具。因此,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亦猿亦人”的一种过渡类型。再进一步发展,就出现了猿人,从此便开始了人类的发展史。
人类史前可顺次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四个阶级。猿人已经有了制造石器的工场和居住点。在劳动过程中,拇指骨变得长而粗,能和其他四指对握,这就比猿的前掌更灵活有力,并最终形成了人类的双手;脚拇指变粗壮,已和其他四趾并贴,脚板变得又宽又厚,最终形成了人类的双足。在我国云南发现的175万年前的早期猿人元谋人和在周口店发掘出来的距今69万年前的晚期猿人北京人,已经会用火。人类使用火是继人类制造工具之后的又一件大事。有了火,人类就可以吃上熟食,这样就扩大了食物范围,使人类体质得以提高。
由于食用熟的食物,下颌骨就不需要那么粗大有力,牙齿也不需要那么宽大锋利,人的下巴颏儿就收缩进去了,牙齿也变小了。
大约到了三四十万年前,开始出现古人,如我国的丁村人。古人的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他们已会人工取火。家族开始扩大为母系氏族公社。到了三四万年前。新人已经遍布现代人居住的各个大陆,我国的山顶洞人就属于新人。一开始是旧石器时代的晚期,随后又出现了弓箭、陶器和金属工具。随着劳动工具和方式以及生活条件的改善,动脑的机会增多了,营养也丰富了,这就促进了脑量的增加,大脑的结构也日趋合理和精致。
随着生产劳动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相互间迫切需要传达的东西逐渐增多,比如制造工具需要交流经验,狩猎需要听从指挥、协调行动等,简单的叫声就逐渐发展成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语言的发展又促进了思维能力的提高,继而推动了大脑的发展。因此,“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53页)。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氏族公社相应地扩大,母系氏族公社就转化为父系氏族公社,随后又出现了部落。
就这样,人在劳动过程中,不仅改变了自然,而且也改变了自己本身。正是劳动,才使猿的旧质与人的新质相互斗争,此消彼长,最后起了质的变化,由猿经过猿人和智人而终于变成了现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