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从“狼孩”谈起
    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博物馆里,有一座奇特的青铜像:一只母狼张嘴露牙,警惕地注视着前方,腹下有两个婴儿,正含着母狼的乳头吮奶。

    这座青铜像所反映的,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个传说,在一座城邦的王位争夺中遭到生命危险的一对孪生婴儿,由于一只母狼的哺育幸免于死。在母狼的抚育下,他们成了两个“狼孩”。及到长大成人,他们发动了一场复仇的激烈战争,杀死了仇敌,并替外公夺回了王位。

    传说当然不等于历史事实,但在现实生活中,倒也确实发生过母狼育婴的奇事。本世纪20年代,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米德纳波尔小城附近,就曾发现了一对由母狼抚育的女孩,大的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她们被送到孤儿院,大的取名卡玛拉,小的取名阿玛拉。刚被发现时,她们的行动和狼差不多,用四肢行走,白天躲起来,晚上则起来乱走,眼睛发亮;吃东西不用手,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咬;不会说话,叫起来声音如狼,不穿衣服,把人家给她穿的衣服撕烂,不让人给她洗澡,也不喜欢与人接近,谁接近她,她就抓、咬,或作兽叫。阿玛拉被收养了11个月后就死了,年已七八岁的卡玛拉,智力水平只相当于6个月的婴儿。人们花了很大的力气训练,两年后才能直立,到13岁才能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要用四肢。直到17岁那年死去时,还没学会说完整的话,这时的心理状态只相当于两岁小孩。可见,她们虽然具有人的躯体和生理结构,却完全没有人的知识、技能、心理、习性和情感。

    世界上还发现由其他动物如熊、羊、豹、猴等抚养长大的人类幼童——“熊孩”、“羊孩”、“豹孩”、“猴孩”等,他们的心理发育情况,他们的知识、技能、习性和情感等,都与“狼孩”大致相似,而与同龄的人类幼童则相差甚远。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两种在特殊环境中生存下来的人类儿童:一类是被人遗弃或迷入荒原和森林,靠自己的力量独自一人生存下来的年龄稍微大一点的野生儿。1799年,有三个猎人曾在法国南部阿威龙县的森林里发现并捕获了一个年约十一二岁的野孩子,这个野孩子被捕获后不久又逃回森林。几个月后又被捕获,他的行为十分凶猛,总想逃走。第二年他被送到巴黎,收养在国立聋哑学校。这个野生儿的行为和精神状态如同白痴。经过专家鉴定,他的白痴并非天生的。经过六年的训练和教育,这个野孩子的智力才有所恢复,达到6岁儿童的水平,直到40岁死亡时,其智力仍然停留在这一水平上。

    另一类是被丧失了人性的人关起来,在与人类社会隔离的恶劣环境勉强生存下来的孩子。这一类虽然与前面两种所谓纯粹的野生儿不同,但是他们从小脱离了人类社会,在“隔离环境”中生活而被野生化了,因此,也可以把他们看成是野生儿。在这种野生儿中,最著名的是巴登大公国的王子卡斯巴•豪瑟尔。他生于1812年4月30日,出生后不久即被争夺王位的宫廷阴谋家把他同普通的婴儿进行了调换,然后被当做人质扣押了起来。开始,他一直由一个性格忧郁的女人抚养,三四岁以后就被关入了地牢,直到17岁以后,他继承王位已经不可能了,因而失去了人质的意义时才被释放出来。

    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格赛尔,曾经对以上三种野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的生活习性、行为方式的形成和确立,是不可能脱离社会的。一旦脱离了社会,就只会养成动物或类似动物的习性,而不会形成人性。即使原来曾经生活在社会中,而后来却与世隔绝,也会丧失正常人的智力、技能、习惯、性格、情感,要恢复人性、恢复正常人所具有的这一切,就必须回到人类社会中来,得到比正常人更多、更加特殊的教育和训练。

    说到人性,有人自然要问:人性是什么?它与动物性有何区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的社会化漫谈简介 >人的社会化漫谈目录 > 1.从“狼孩”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