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3.儿子•乘客•学生
演某种社会角色与演员在舞台上学习扮演角色完全一样。演员扮演的角色在出台之前要经过“师傅”或“导演”的教练,经过反覆的排演练习。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在担任一定角色之前也要经过类似的“教练”和“排演”的过程,由家庭、学校等社会化机构出任“师傅”或“导演”。一个人出生后要经过十几、二十几年的角色社会化,才能进入社会大舞台,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社会化也是个人学习扮演一定社会角色的过程。

    学习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性别角色社会化,它构成了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并延宕终生的内容。几乎在所有的社会中,孩子出生以后父母要问的第一句话都是:“是男孩还是女孩?”这种迫切的心情本身就说明了性别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很长时间以来,都有人认为,男女行为上的差异是由生理因素决定的,男女不同的生理解剖结构,尤其是不同的性激素导致了两者迥然相异的行为模式,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认识到,男女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差别是由社会化因素决定的。

    人类学家最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美国人类学家M•米德在本世纪30年代曾对新几内亚的三个部落进行研究,并据此写出了有名的《三种原始社会中的性别和性格》。米德发现,在叫做阿拉佩什的部落中,男女都有一种在一般人看来是属于女性特征的个性,他(她)们都性格温顺,待人热情,强烈反对侵犯、竞争和占有欲,男女都照看孩子。与此相反,邻近的一个叫做蒙杜古莫的部落是一个有吃人肉的习性的部落,那里的人认为无论男女都应该凶暴并且有侵犯性。女人们很少表现出母亲的特征,她们害怕怀孕,不喜欢带孩子,尤其对女儿抱有敌意。第三个部落是昌布里部落,与前两个部落不同,这个部落中男女的性别角色差异显著,但与一般人认为“正常”的角色截然相反。女人专横跋扈,盛气凌人,不戴饰物,精力旺盛,是家庭中的主要经济支柱;男人都喜欢艺术,喜欢饶舌,富于情感,并照顾孩子。米德据此提出,男女性别角色特征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通过在不同文化中经过系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形成的。

    男女性别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封建社会的重男轻女观念,一直到今天还有深刻的影响。孩子未出世时,父母已经怀有某种期望,当他一旦降临于人间,父母便会通过取名、衣着、玩具、护理等途径给予儿童与其性别相合适的对待,并提出相应的要求。比如,父母往往给男孩穿素颜色的衣服,给女孩子穿鲜艳的服装;给男孩买玩具刀枪,给女孩买布娃娃;给男孩较多的自由,给女孩较多的保护,要求女孩仪表整洁、行为温顺,容许男孩顽皮、多干体力活。长此以往,儿童便会按照父母的要求和社会所约定的性别行为方式举手投足,逐渐形成与自己的性特征相适应的性别角色。

    学校的教科书也鼓励学生接受传统的性别角色。许多社会都把不同性别的作用反映到教材中去,使教科书内故事情节中描绘男性与女性的作用不同。有一位叫威茨曼的学者将美国几个杰出的作家在1967~1971年之间出版的学前儿童读物作抽样分析,结果是:书中以男生或女生为主角的相比,比例是7:2,插图中男生图象261张,女生只有23张,成11:1,女性出现的场合,多数从事于服务性质工作,或扮演被救护与被帮助的角色,男性则常以教导人,或救人解围的英雄角色等出现。这表现,男女儿童尚未进入小学,这些读物所散发的思想已在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男女有别,女不如男。

    大众传播工具——电影、书刊、电视、广播、录音等,也都大力强调传统的两性角色行为规范,从而对儿童的自我形象产生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的社会化漫谈简介 >人的社会化漫谈目录 > 3.儿子•乘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