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纸上谈兵的教训
有一个人的丈母娘死了,请这个秀才写篇祭文,他就从书本上照抄了一篇现成的祭文给了人家。结果呢,可把那个人的老丈人给气坏了。原来,他抄的那篇祭文,不是祭丈母娘用的,而是祭老丈人用的。
人家骂这个秀才把事情弄错了。他还不认账,他说:“我写的祭文根本没有错,是你家死错人了;要是死了老丈人的话,祭文不就对了吗?”
这位秀才原来是个书呆子,照抄书本,乱套公式,惹出一场笑话。读书,为的是接受前人的实践经验。但是我们是否想到过这样一个问题:
前人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都是对的吗?如果不是,怎样来验证它们呢?实际上,前人的实践经验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而检验的方法还是靠从实践当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例如,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就推翻了1000多年来无人敢怀疑的书本知识。
在欧洲中世纪的物理教科书上,有这样一条定律:落体的速度,与它们的重量成正比。这条定律是赫赫有名的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1000多年来,从来没有人敢怀疑它,老师们这样讲,学生们也这样学。
1590年,比萨大学26岁的教授伽利略对这条定律大胆地提出疑问。他决定做一个关于自由落体速度的公开实验,向亚里士多德的定律挑战。好心的朋友劝阻他不要反对亚里士多德的结论,他坚定地说:“不,他的结论是错误的。不用说一磅和十磅的铁球,就是一千磅的铁球也一样,只要同时下落,就会同时着地。”
在比萨斜塔前,许多大学生和著名学者都在等待伽利略的试验。伽利略事先准备好了两个体积相当而重量不同的铁球:一个是重一磅的空心球,另一个是重一百磅的实心球。他把这两个球先让观众试试重量,向大家说:“要是亚里士多德是正确的,那么,这个重球就要比轻球快一百倍着地。”说完,带着两个球走上斜塔。观众听了伽利略的话,有的表示怀疑,有的面露轻蔑的神色,互相窃窃私语:“这小子是胡闹。”
伽利略把两个球一同放在塔顶栏杆的边缘上,高声喊道:“下面可以把一切都看得很清楚,这两个铁球是同时向下坠落的。”说完,他把两个铁球同时抛了下来。果然,两个铁球同时下落,同时着地,落体的速度与它们的重量无关。
亚里士多德的“定律”就这样被推翻了。伽利略的实验很简单,一般人都能看得懂。但它却推翻了1000多年来无人敢怀疑的写在书本上的定律,以铁的事实证明书本知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伽利略的实验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他那敢于怀疑权威、勇于实践和探索的精神直到现在对我们也很有启发。可见,书本知识不是金科玉律,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当然,我们不必走上另一个极端:对有问题的书一概不敢看。鲁迅说:“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少。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再说,在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看有问题的书,是完全必要的。一个园丁,不仅要研究和认识香花,也要认识毒草。一个真正的医生,不仅要认识补药,也要了解毒药。我们学习知识,不仅要知道正面的知识,也要知道反面的东西,知其一,同时也知其二,才能提高识别能力,明辨是非,划清界线,更深刻地理解正确的东西。
正是由于书本知识不一定都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没有直接经验,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的间接经验,因此,要全面地、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客观事物的规津,就必须把参加实践和学习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
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都是在十分重视间接经验的同时,又勤于实践,把读书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的。
李时珍在着手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