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冷战与超级大国
(1)冷战及其历程
在从4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末的40余年间,美苏之间以及东西方之间未曾直接交战,却一直使对方和整个世界处在核武器的威胁下,并使用其他一切手段竭力削弱对方的力量和影响,直至从政治上改变对方。这种局面被称作" 冷战".通常认为,1947年初美国提出" 杜鲁门主义" 标志着冷战的开始,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最终结束。
冷战首先是指国际关系的一种格局,其含义主要是政治的,但也具有明显的军事含义。美国比较注重冷战的军事含义。美国军方长期把冷战看作战争的类型之一,认为冷战是指国际局势的一种紧张状态,除不使用正规军队进行公开武装冲突外,为达到国家目标将使用一切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心理、准军事以及军事的手段。在80年代,一些美国军方人士还从另一个角度把冷战称为" 武装的和平" ,认为这是美苏军事力量严重对峙造成的潜在的战争状态,军事实力是在这种状态下运用其他各种手段展开竞争的基础。
冷战和武装的和平实际上是同一种状态的两个方面。苏联从不正面使用" 冷战" 一词,认为它是指美国等西方国家针对苏联的" 侵略政策".这表明,苏联至少把冷战看作是走向并且非常接近直接的战争状态的。大国军事对峙的状态在历史上多次存在过。但在冷战期间,对峙双方都拥有大量战略核武器,可以随时不经较长时间的准备和动员就对对方实施毁灭性的打击。这是冷战与以往类似的军事对峙状态的重大区别。所以,冷战实质上是一场在核战争阴影下进行的不见硝烟的战争。
从另一方面看,既然冷战是一种潜在的战争状态,对立双方在冷战中对军事力量的运用就与在直接的战争状态下有所不同。最重要的区别是,在冷战中,政治斗争仍是主要的斗争形式,军事力量作为主要的威慑手段,只是间接地、而不是直接地起作用。间接使用军事力量的方法包括:通过军备竞赛谋求优势,通过军事对峙保持压力和战争准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军事干涉争夺势力范围,等等。在冷战的不同阶段,对立双方使用这些手段进行了尖锐、激烈的竞争。
美国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世界主要军事强国。按照雅尔塔体系,它们在欧洲和东亚划分了势力范围。但在50年代初以前,新的世界格局仍在形成过程中,势力范围的划分仍有若干重要的不确定之处。在欧洲,德国的前途和奥地利的地位有待确定,西方仍企图借" 自由选举" 和经济援助加强对东欧各国的影响,政治上属于西欧的希腊国内局势动荡。在东亚,得到美国支持的中国国民党政府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严重挑战,朝鲜半岛局势仍在变动中,英法等国恢复殖民统治的努力遭到抵制。在这种局势下,美苏两国都首先致力于巩固已有的势力范围,同时试图利用局势谋取进一步的利益,力争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美国在1947年确定遏制苏联的政策,帮助西欧国家恢复经济、稳定政局,调整军事部署,争取与从西欧到东亚的一系列国家订立防务联盟,在那里广泛建立军事基地,部署可携带原子弹的轰炸机,构成对苏联的军事包围圈。这些措施带有进行直接战争准备的性质。苏联致力于巩固对东欧的控制,恢复本国和东欧经济,建立相对独立的苏联东欧国际市场,保持在东欧的大量驻军,积极研制核武器,缩小与美国的军事力量差距。从总体看,这一时期美国在竞争态势上处于优势。1948-1949 年柏林危机和1950-1953 年朝鲜战争是这一时期的两个重大军事事件。前者是战后首次美苏军事对抗,后者是首次有东西方对立背景的较大规模局部战争,有数十万美军参战。这两个事件都明显带有冷战格局尚未最后确定的特点。这两个事件以后,冷战的格局更加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