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6、吉林省主席熙洽开城揖盗
    当南京的国民政府要求国人镇静忍耐之时,日军的战车仍在隆隆推进之中;当南京的兖兖诸公号召国人努力团结共赴国难之时,代行吉林省军政大权的熙洽已经派员向进军吉林的日军第二师团长多门中将输诚,表示愿意“和平接交吉林”,无条件地满足日本军队的要求。

    吉林省的最高军政长官原本是有“辅帅”之称的张作相。张作相在老帅张作霖的时代便为张作霖所倚重,凭其资历、声望和在东北军界、政界的人脉关系而享有很高的威望。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张作相主持善后事宜,镇定内外,稳住局势,扶张学良坐上东北保安军总司令的宝座。东北易帜后,张学良改任东北边防军总司令,张作相任东北边防军副总司令兼吉林省政府主席。张学良自1930年9月18日发表和平通电并率十万东北军精锐入关调停中原大战后,被蒋介石任命为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兼东北边防军总司令,一直驻节北平,东北的军政事务一委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张作相代行。九一八事变前,张作相因老父去世,回锦州奔丧。张作相为尽“孝道”,将老父治丧的排场摆得极其隆重,停灵四十九日,吊唁者数以千计,锦州豪华的旅馆、饭店全都被张家包下来了。排场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治丧期间,将东北边防军事宜遂交由参谋长荣臻负责,吉林省军政则由边防军副司令公署参谋长兼吉林省政府委员熙洽代行。

    熙洽乃前清爱新觉罗氏皇族,曾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长多门中将系师生关系,素有亲日倾向和复清思想。

    熙洽终于有了实践他平生思想的机会了。事变发生时,长春有中国军队五六千人,驻扎在宽城子兵营和南岭兵营等处。9月19日零点刚过,驻在长春“铁路附属地”的日军第三旅团长长谷部照晤接到沈阳那边事变已经发动的情报后,立即命令其所属部队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第四联队第一大队夜袭南岭兵营,第二大队掩袭宽城子兵营。

    沈阳事变发生后,熙洽接到“不抵抗”的命令,即电令宽城子护路军第二营营长傅冠军:“如日军进攻,不加抵抗,全部退让,听候交涉。”在这道命令下,日军掩袭之时,二营的军队未作抵抗的积极准备,还在作交涉的打算;日军要求二营解除武装,遭到拒绝,双方发生交火,战斗甚是激烈。熙洽又急令“避免冲突”,二营官兵战意受挫,除一部突围出去外,大部被日军缴械。南岭兵营更是在不备的情况下受到奇袭。驻扎在南岭的炮兵第十九团团长在请示熙洽时,得到的答复是:“急速撤走,不准抵抗!”步兵第六七一团在熙洽不准抵抗的命令下,对受到攻击的炮兵团坐视不救,连日军都感到“瞠目结舌”;在他们也受到日军攻击时,部分愤怒的官兵进行了还击,给日军以重创,但在迭次接到不准抵抗的命令后,撤出南岭。长春城中的最高行政首长周斗钦在熙洽“要忍耐,不要抵抗”的指示下,与日军接洽,解除了城中中国军队的武装,退出城外。

    长春陷落。完满执行了不抵抗命令的熙洽,在电报中向张作相汇报说:“我在长春城埠军队,先后遵令引去。留下军械由市政处镇署派员,会同日本宪兵点收。”

    19日,日军占领了沈阳、长春。这天上午,日本内阁虽然决定了“不使事态较现状扩大”的方针,但参谋本部在当日给关东军的电报中称“9月18日夜以后,关东军司令官之决心及处理深合时宜,深信此乃提高帝国军队威信之举。”令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大受鼓舞。关东军幕僚们也建议本庄繁以“独断”的形式,向吉林进兵,以促使朝鲜军司令官也采取果断行动援助关东军,同时推动中央的军部下定决心,以向根本解决满蒙问题迈进。本庄繁遂命第二师团长多门二郎中将在长春集结军队,准备进攻吉林城。

    当晚,熙洽得到日军向长春集结的情报后,深恐日军夜袭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九一八事变背后的角力简介 >九一八事变背后的角力目录 > 26、吉林省主席熙洽开城揖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