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与暴利共存的温商
元甚至数亿元。

    以投资之心进入的煤矿主,并不懂得管理与技术,更忽视生产安全。多年来频繁不断的安全事故,为国家相关整顿措施出台的直接原因。

    2009年3月,一场煤炭市场上的“国进民退”的调整横空而出,完全让温州炒房客措手不及: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出台《关于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所涉及资源权价处置办法》,规定山西省境内的小煤矿将由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进行全面的整合重组。

    几乎所有温州人开采的煤矿都属重组之列,面临温商的只有政府和国企的相关补偿。而这笔补偿,与当初温州炒煤团的500多个亿的投资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平阳水头镇的人们,因为这场变故,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回到家乡。

    1998年,《温州晚报》大篇幅报道了女石油大王王荣森的故事。一批批温州人带着大笔资金远赴有着丰富石油储存的陕西、新疆。

    2005年,新疆,温州人手中已经拥有120口油井的控制权。120口油田,则意味着总计超过50万的温州资本,其中包括18亿元以上的收购资金,以及30多亿的后续加工设备投资额。甚至有更大的“油井投资联盟”准备开进新疆。与石油开采相关的上下游企业,都有温州人在投资,如经营加油站、成品油买卖、炼油厂等。

    2004年,国际油价上浮。陕西的油商林正平表示利润可观:“陕北油藏较浅,平均不到1000米,打一口井一般只需10多天,投资约50万元。按一口产量中等的油井每天出油2吨、每吨原油1500元计,每天收入达3000元,一年的产值就是投资额的2倍。除去开支,每年利润至少有50多万元。而新疆的油井与陕北相比,储量与油质都更佳。”

    大部分的温商拥有的是小产量的油井,并且都是由拥有石油勘探和开采权的当地企业转让。双方是挂靠与被挂靠关系,温商向当地企业“上交”一定量的石油或者现金,剩余的石油产量则归温商所有。

    多年来,虽然外界对温州油商议论纷纷,虽然石油领域往往被视为民资的“禁区”,但实际上,在新疆从事采油的商人从没有受到任何的管制,甚至一路绿灯打开。最终禁区获得了政策上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石油、成品油非国营贸易进口经营备案企业名单》。

    相比之下,进军陕西的油商则没那么幸运。2003年,“陕北油田案”发生,所有的温州油田投资商感到惊慌不安。靖北县政府一声令下,几千口民营油井收归国有,双方在油井价值评估上未达成一致,油商损失惨重。之后的维权之路让事件更添悲剧色彩。

    有色金属矿产,历来也是温商的投资热门。

    2005年,霸力集团王跃进南下广西,到盛产稀土、大理石的贺州成立矿业有限公司,2000万元接手无以为继的老矿区。面对采访的媒体,他毫不掩饰自己的雄心:“这里矿石成品价格低廉,常用的大理石与温州相差20来倍,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他又先后花费5000万元拿下当地三家矿山探矿权,踌躇满志。毫无经验、不懂管理的王跃进却固执地坚守采矿,甚至不惜涉嫌非法开采。2007年,全球矿产价格下滑,霸力矿业入不敷出,资金链几近绷断。温州本土的鞋业也无以为继,一度出现“以货抵债”,抵价60元一双鞋子,鞋料采购一直“打白条”,欠下大约700万元的货款。威震一时的霸力集团元气大伤,直至最终无力回天。

    2007年,“温州十大创业青年”黄贤波斥资5000万元,拿下青海省祁连县小沙龙东沟铜矿,拥有一个玉矿、一个铜矿的他把新的目标锁定在新疆和甘肃的两座金矿上。

    有“亚洲锂都”之称的江西宜春,素与温商交好,目前有1万名温商、700多家温企在宜春累计投资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财富梦·温州大变局简介 >中国财富梦·温州大变局目录 > 第一章 与暴利共存的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