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告急
国参议员提出的一项议案,但温州老板跑路现象已经让公众草木皆兵。
“跑路潮”之后,温州老板不敢关机,随时随地把充电器带身边,以免被误传为“跑路”失踪。昔日温州人之间的信任已经被破坏,信誉危机的崩溃最为致命。
2011年8月8日,是温州的第十个“诚信日”。然而,“跑路潮”的出现使温州企业家陷入异常尴尬的局面。
在几个月前,温州的熟人之间借一两千万,往往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现在,即使是200万的额度,也必须立字据、写借条。温州市担保行业协会会长郭炳钞说:“以前都是企业互保,彼此拍下脑袋就决定了,现在企业就会担心自己被拖垮。即使朋友、兄弟之间都怀疑,‘你到底行不行啊’”。
这种变化,无形中给温州人心理造成的打击是不可估量的。温州人最初的良好信用从这样一个故事代代传承了下来:
1936年,温州瑞安姓陈的向姓郑的借了6个银元,之后两家失去联系。姓陈的去世前交代儿子要把6个银元还上。儿子一生都没找到郑家后人,去世前便将还钱的任务交给孙子。后来,孙子终于找到郑家后人,尽管当时双方都不富裕,但是孙子还是还了4000元钱。
温州本土的危机,已经影响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温商的声誉。
一位在合肥的温商感叹不已:“关系好的银行,以前借几千万都很容易。现在几百万都借不到,怎么会这样?”
温州洪城电子的总经理杨贵说:“以前外地供货商对温州企业都很信任,货到付款,或者推迟一段时间结算都没问题,而现在,很多供货商的要求是款到付货,而且要全款。”
在温州当地的一个网上论坛上,有一篇来自意大利的新闻最为火热,这则新闻描述的就是:温州危机波及海外,远在意大利以及欧洲等地的温州商人,身受牵连,频频遭到质疑和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