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古墓”就在家门口?
中央电视台香港记者站接到了一则采访邀请:九龙深水埗50年前发掘的一处东汉古墓——李郑屋古墓,那一年经过修葺,新添保护,再度向市民和游客开放。

    对于历史文物,从小我的兴趣就比大人浓,而且心里一直留着这样的印象:一般古迹都要远离城市,绝对不会出现在市井附近。比如熬到了13岁我才有机会和同学结伴去了一趟明朝的十三陵,那时候没有直通旅游巴士,得坐公共汽车,一站又一站,下了车还要走老半天的路,好家伙,怎么觉得那么远呀!后来再去清朝的东陵,开着车好几个小时,都到了河北省的境内。想想道理仿佛天经地义,帝王的陵墓哪能就在家门口?就是平民百姓,比如我自己家的祖坟不也是远在北京西山?

    好了,带着这样的印象,采访的那天我和摄像师都做好了长途跋涉的心理准备,出发去拍“李郑屋古墓”,但是车从港岛出发,算上穿过海底隧道、深入九龙,最多才跑了40分钟,还没有开出深水埗店铺林立的街区,司机突然把车停在了路边,说:“到了,下车吧。”我懵懂如坠雾中,便问:“到了,古墓在哪儿?”司机用手指了指路边的一片居民楼,极自然地接着说:“看,那就是。”

    我混乱地下了车,把目光向司机所说的地方望去——眼前并没有荒草霸占的山坡,没有墓地墨绿油黑的松柏,更没有通往古墓长长的甬道。不对呀,来之前我可是看过资料的:香港“李郑屋古墓”,1955年8月被发掘。当时香港人正在开辟一片新的住宅小区,夷平山地时无意间发现。“山地”?那说明古墓是在山里?而且资料上还说:这座“古墓”是用砖砌成,有四个十字形的墓室,中央为穹隆顶,墓中因为发现了不少汉代陶器、铜器,所以被考古学家证明为是一处东汉古墓,建造时期应该是在公元25—200年之间——公元25—200年之间?那距离今天至少也得有1800多年,这么古老的“古墓”怎么会坐落在“居民区”?

    放走送我们的车,我还是将信将疑,再向路人打听,路人也继续说:不错,“李郑屋古墓”就在前边,说着话已经把我和摄像师带到了路边的一座平房院落。这座平房院落倒是古色古香,门前挂着“香港历史博物馆分馆”的牌子,可是“李郑屋古墓”呢?它藏在什么地方?路人说在“分馆”身后,你不进去,从前面看不到。

    我那会儿根本就无心多听路人的话,更没兴趣参观什么博物馆,心里着急的是早点见到“古墓”!这时,已经等在那里了的工作人员发现了我们是记者,喜盈盈地走过来,把我们引到“分馆”旁边的一道窄门,说:别急,您不想看介绍,那就从后面先看墓包也行,进了这道门,您就到了古墓的后院,一会儿庆祝活动的现场也在那里……我们就进来。不进不相信,进来了更是哑口无言——“墓包”倒是穿过窄门就现身了,一座圆圆的两丈来高的黄土小山,上面覆盖着一片很具现代风情的白色塑胶大篷,大篷的四角不规则地向蓝天展翅飞翔,小山的边缘倒是多少还长着几棵小草,迎风显示着它那一点点可怜的绿色,但是它的前方、左手、右手都是居民楼,三座高高的平民大厦把一座“东汉古墓”抄手怀抱,“墓包”和大厦一面低、三面高,中间倒是留出了一块小空地,这块“小空地”,你说它是“古墓”的后院也行,说它是三座大厦居民的“小花园”也行,反正功能重合。我相信“墓包”倒是不会有什么东西时不时地就从里面溜达出来享受自家的“后院”;倒是三座大厦的居民,看样子很可能天天都有人在此散步、乘凉,因为那里有一条条的公共座椅,还种了许多花花草草。

    我在“小空地”立定,看见了临时搭起来的活动舞台,因为大大高估了行程,那天我们来得太早,庆祝仪式还没有开始,这样我就有的是时间一遍遍地环视“古墓”和居民楼的关系——“东汉古墓”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晚来香港一百年简介 >晚来香港一百年目录 > “古墓”就在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