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卷四十六
土人谓之‘蚩尤旗’。其肩髀冡在山阳郡巨野县,身体异处,故别葬之。”《孔子三朝记》云:“蚩尤,庶人之贪者而有喜怒,故恶名归之。”其城今摧毁。盐池。在县南五里。其池周迥一百一十四里。《山海经》云:“景山南望盐泽。”今在河东猗氏县。又按《地理志》云:“盐池在安邑县西南,许慎谓之‘盐池’。”吕忱曰:“宿沙氏煮海谓之盐,河东盐池谓之盬。”今池水紫色,湛然不流,造盐,贮水深三寸,经三日,则结盐。苦池。在县东北一十八里。其水咸苦,牛羊不食,因以名之,亦名红花池。卫瓘墓。在县东十七里高堠原上。按《晋阳秋》曰:“太保淄阳侯卫瓘,河东安邑人也。瓘子恒,恒子玠,旧传云卫瓘葬高樗,今墓前有高樗古道。”鸣条陌。在县东北一十五里。按《地理志》:“鸣条陌,在安邑西北。”《尚书》云:“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孔安国曰:“地在安邑之西,桀逆拒汤,陑在河曲之南,其地在县北二十里是也。”昆吾亭。旧《图经》云:“在县西南一十里,为夏方伯助桀拒汤。汤师先伐昆吾,然后伐桀。”《春秋左传》注:“昆吾以乙卯日与桀同诛。”宋永初《山川记》曰:“安邑有昆吾亭,古昆吾国也。”清源。在县北五十里。《春秋》僖公三十一年,晋搜于清源作五军,以御狄,即此也。

    闻喜县。西南去州一百五里,元三乡。本汉左邑县之桐乡也。武帝元鼎六年,将幸缑氏至此,闻南越破,大喜,因立闻喜县,属河东郡。按:汉闻喜县在今县西南八里桐乡故城是也。后汉废左邑县,移闻喜县理之。至后魏改属正平郡。周武帝移于柏壁,在今正平县西南二十里。隋开皇三年,罢郡属绛州;十年,自柏壁移于甘谷口。唐武德以来,县属不改。元和三年,河中节度使杜黄裳奏移神策镇军于县宇,官吏权止桐乡佛寺;至十年,刺史李宪奏复置县于桐乡故城,即今理也。景山。在县东南十八里。《山海经》:“景山草多藷芜、薯蓣、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董泽。一名董池陂,在县东北十四里。《左传》:“厨武子曰:‘董泽之蒲,可胜既乎。’”注曰:“河东闻喜县东北有董池,陂蒲、杨桞可以为箭。”其泽东西七里,南北三里。桐乡故城。汉闻喜县也,在县西南八里。隋《图经》云:“俗以此城为伊尹放太甲于桐宫之所。”孔注《尚书》曰:“桐,汤葬地也。”按:今尸乡有放太甲处,在偃师县界,非此也。又汉大司农朱邑属其子葬桐乡者,又在今舒州界,亦非此也。龙头壁。后周绛州及正平郡所理也。在县东北二十八里。武帝又移于柏壁,事已具上。祁奚墓。在县东二十二里。今太原祁县又有祁奚墓,未详孰是。裴光庭墓。在县东三十里。唐侍中太师与父太尉茔相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太平寰宇记简介 >太平寰宇记目录 > 卷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