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四、社会办医:一个黑色的话题
    民办医院经营病人有诀窍

    无论如何,这都令人难以置信——据《人民日报》主办的《大地》月刊报道,目前全国民办医院的总数已超过10万家大关,吃民办医院这碗饭的也超过30万人。据有人调查统计,仅北京市,各类民办医院就有335家;贵州省只有40多万人口的遵义市,仅民办医院就有200多家;山西省运城市已超过400家,一条不长的街上竟有8家医院……这还仅仅是说够得上医院“档次”的,若将充斥于大街小巷、房前屋后的这“诊所”、那“专科”等等都统计在内,全国民办医院的总数恐怕已无法计数。天津一出租为民办医院的楼院里,设有各类专科门诊(诊所)40余家,山西运城的地区医院竟被10多家诊所包围……

    社会办医形式的出现,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其本来的设想,确实是为了缓解住院难、看病难这一客观存在的问题。解放后,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以至到80年代初期,中国的医疗卫生条件还是远远不能适应人们的需求,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还存在着严重的看病难、住院难等问题。在此情况下,卫生部门出台政策允许有限度地社会办医。第一批个体行医者不仅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并且还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于是许多人追风赶潮,卷入了社会办医的行列。一时间,有条件的办,没有条件的也要办;批准了的办,没有批准了的也在办……经过十几年的畸形发展,现在的中国,医院不比饭店少,药店不比厕所稀。行医与赚钱在这里划上了等号。山西省卫生厅曾对全省3000多家民办医院的办医目的进行调查,结果有一半人直言行医是为了赚钱,只有很少一部分离退休人员回答是为了免除病人痛苦,或发挥专业特长。

    我们来看看各种各样的社会办医形式:有公司、企业办的医院,有街道开的医院,有机关开的医院,有学校开的医院,有部队开的医院等。再看看以个人名义开的医院(诊所)就更是五花八门,有医务人员开的,也有非医务人员开的,甚至还有巫医开的诊所(医院)的。再看看那些医院(诊所)或门诊(专科)的所处地点,有设在招待所、旅馆内的,也有设于地下室的,有设在住宅中的,也有设在临建棚内的,甚至还有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

    这些以医经商、靠医赚钱者,自然有他们“经商”的捷径,赚钱的手段。

    据《健康报》报道:河北省有位农民,得了胰头癌,他满怀希望地来到了北京一家大医院,不想医院没床位。“好心”的大夫介绍他到了一家民办医院,这里的大夫没做仔细检查,就让他住了院,然后开了三天“先锋B”进行静脉输液。几天之中,他已经花了1000多元。这位患者经过几天的住院,发现这所医院病房和医疗条件都极其简陋,就赶紧结帐,又找回了那家大医院。当初“好心”大夫的一位同事看完他的片子,又把他介绍到另外一家民办医院。他住了不到五天,又花了一大笔钱……类似这样的民办医院大多设于国家大医院附近,他们与医院的门诊大夫大多建立起了一些秘密联系,正是靠着这些“联系”,这些民办医院得到源源不断的从大医院中介绍来的病人。病人来了,钱也就赚了。这些民办医院当然知道“知恩图报”,对那些在大医院给病人“指点迷津”的医生们自然会有所表示。一般来说,他们每介绍一位病人可得50至100元不等甚至更多的“好处”。对于病人来说,由于其求治时的被动性和渴望得到治疗的急迫心理,急切希望医生“指点迷津”:用什么药好,哪儿还有更好的办法等,这正好让那些在大医院当医生的“医托”们不显山不露水地“经营病人”,与民办医院共亨成果。

    行业腐败抓得紧了,一些民办医院便效仿饭店、旅社的做法,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命关天·关于医疗事故的报告简介 >人命关天·关于医疗事故的报告目录 > 四、社会办医:一个黑色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