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论《坛经》的禅学思想与实践
心体(念之体)和它的作用(见闻觉知等)。惠能就这样把真如本体直接安置在人心之上,成佛不再是追求超现实的佛智、佛性,而是了彻自心,自我觉悟。在惠能看来,佛国乐土与人的自心是合一的,人们没有必要到遥远的彼岸世界去领悟真如,只须向自己的意识本身进行探求,即以主体之心探求内在的本体之,心。

    惠能反对在自心之外再悬设一个本体存在,他认为只有一个作为万物本原的真如佛性的存在,这就是宇宙之心,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本体之心。而他的所谓自性、自心、本心(主体之心)都是宇宙之心的显现。因而惠能宣扬自心的显现就是真如佛性的显现,就能派生万物,包含万物。

    在惠能看来,人心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为了使二者成为浑然如一的整体,内心的证悟便是关键所在。因而惠能反复强调真如佛性就在自己的心中,就是自己的本性。而自己的本性本来就是觉悟的,只是因为被妄念的浮云所遮盖而不能顿见真如佛性。一旦去掉妄念,内外明彻,一念觉悟,就可与宇宙之心完全融通,合二为一。它不需要再去掉什么,因为一真一切真。

    应该指出的是,惠能的心即真如的本体论与传统佛教所讲的真如缘起论还是有所不同的。传统佛教所讲的真如缘起论重点阐述心真如与心生灭的关系,以说明不变的真如随缘而生万法。而惠能的心即真如的本体论注重的是个人当前的活泼泼的现实之心,而不仅仅是追求一个抽象的精神本体;他关注的是自心的觉悟,而不是真如与万法的关系。

    总之,惠能追求的本体是一种大彻大悟的心灵境界。他肯定心灵与宇宙的同一,强调心灵自由,可以创造和包容万物。值得注意的是,惠能所说的心,不是那颗怦怦跳动的心脏,而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真如佛性。万事万物,无一物不是它,却又无一物是它。故了得此心,就得到了大智慧,就可以成佛。

    惠能突出宣扬心即真如,把它的作用抬高到更加突出的地步,并与佛教修行实践密切联系起来。惠能极力论述人的本心本性与永恒不朽的真如佛性冥然契合,其目的就在于探索和建立一种理想人格,为信徒们指引了人生的理想境界。因此可以说,惠能的禅学理论和修行实践都是在心即真如的基础上展开的。

    二、即心即佛的佛性论

    佛性论是阐述众生能不能成佛、怎样成佛的命题,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大乘佛教一般把佛性看成是众生觉悟之因,是宇宙的本体真如,至高无上的般若智慧。在切众生是否都有佛性的问题上,有入主张一阐提人(指作恶多端的人)没有佛性。东晋竺道生首倡一阐提人有佛性,为当时僧众所不容,被逐出僧团。后来{大般涅架经》译出,果然有一阐提人也可成佛之说,竺道生的学说才逐渐为僧众所接受。

    惠能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这和他世界观上的真如缘起论是分不开的。从世界观的角度来说,佛性就是真如。在《坛经》中,佛性的异名很多,有真如、本性、自性、人性、法性、法身、净性、真心、直心、本心等等。在涉及到宇宙本体、外境万象时,多用真如来表达佛性。也就是说,超自然超时空的最高存在,从作为世界本原来说,叫做真如,而从作为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依据来说,又叫做佛性。

    自性清净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前提。惠能说: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坛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论《坛经》的禅学思想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