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分 第四卷
两个学生,一个叫南宫适,一个叫公冶长。公冶长的技能是懂得鸟的语言,他能知道鸟语能和鸟沟通,但公冶长犯了法做了牢,孔子说过这个话:非其罪也。那不是他的罪过呀!因为公冶长是很守制度的,根本就不会去犯什么罪,他是被人诬告进去的。孔子对南宫适也说过一句话:邦有道则仕。邦是国家,如果一个国家,在太平有秩序的情况下,他能够帮助国家干出一番大事业。邦无道的时候,就是国王昏庸、法度非常混乱的时候,他能幸免于难。这样两个人,孔子却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宫适,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按理说孔子应该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南宫适,南宫适聪明埃如果国家太平他能帮助国家把国家治理的非常好,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他也能逃脱法律,逃脱别人的陷害,很有智慧。这样的人应该留给自己的姑娘,但是他没有,他给了自己的哥哥的女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就应该明白,在古时候要尊重自己的长辈,哥哥也算是自己的长辈,虽然不算父辈,但也要对兄如对父一样,如果父亲不在了,兄视为大,如果读过圣贤书就应该明白这个关系。从这里大家要明白,自己要看清楚一个人或者社会以及事物的发展,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判断过后再付诸行动,这叫觉悟。古时候这样的人非常多,但很多不知道姓名。【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第十一大愿是药师佛发的一种吃的愿:得妙饮食愿。要我们能吃得好,修得好,玩得好。一个修行人,在温饱有余的情况下,才能有时间去修行。这个愿殊胜得很,你缺吃的给你吃的,你缺法的时候给你法,这对我们修行人来说是非常好的。比如在修行的时候饿了,就有人给你送吃的来。因为这个过程我体验过,那是在北京香山修行的时候,确实像经文里所说的。我有一两次就剩一点米了,我就开始说了,韦陀大菩萨呀,你可是在佛陀面前发过誓的,要保护真正修行的人,我现在两天没吃东西了,你再不让人给我送点吃的来,我可能就死在这个屋里了。虽然自己是在笑着说话,但那个心态是在跟韦陀菩萨说真的,没有饭吃,没有菜吃了,兜里又没有钱,饿得没有精力修行,打坐时就困。我说你赶快叫上一两个人送点吃的来呀。第二天早上一个徒弟打来电话,说他们来看我,中午到。我一考虑,这韦陀还真显灵呀,昨天给他念叨,今天就有人来了。中午他们带着菜和米来了,说有一个月没有上来看师父了,也没什么买的,就买点菜和米。我心里就乐了,这韦陀大菩萨可真厉害,我刚刚发完牢骚,那边就有人给我送来了,紧接着晚上又有人给我送了点钱。我在香山的时候,还有几个人跟我一起修,他们都真正的体验到,对于一个真正的修行人,韦陀菩萨决不会让你遭难的。我讲药师法的时候,也讲净土、禅宗、密宗。大家就会懂得药师法修好之后,你将来往生任何一个国土都行,或者说药师法修好之后当下就是极乐国土。因为很多经里就说了,只不过我们的智慧在很多时候还没有到位。如果我们的智慧到位了,药师就是弥陀,弥陀就是药师,是不二佛。有人曾问我,说净空法师的法有问题?净空法师是个大菩萨,很多人学佛也是通过净空法师才转为学佛,他的功劳非常大。但人无完人,他没有完全觉悟,有些理论有争议,我们知道就行了,没有必要去散布。自己要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愿、法门去修。我们要理解一个法师,法师也不是完全觉悟者,我也不是觉悟者,所以大家要通过自己学佛,自己去亲证,然后把证得的正确的东西讲给我们听,我们就不会再走弯路。大家在修佛过程当中,需要探讨、需要相互交流的,这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避免错误。很多人修一个法门之后,思维就定格了,定格之后别的东西就不相信了,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