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闻佛名恶趣得度分 第六卷
雇人,那就更不用说要饭的来了。『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傍生趣。』这一类刻薄悭贪的有情众生,死之后投生为饿鬼,饿鬼就是脑袋大,肚子大,脖子细,胳膊腿细细的。傍生就是畜生,做了畜生。目犍连证得阿罗汉果之后,想起母亲来了,用神通一看,母亲怎么进了地狱了,目犍连托着食给母亲吃,他母亲犹如吃了烧红了的炭火一样。他一看母亲痛苦的样子,马上就跑回来跟释迦佛说:佛呀,为什么我妈妈会成那个样子?就是因为他妈在活着的时候非常悭贪,说是非,而且还诽谤僧宝。佛告诉他,在结夏最后一天,也就是阴历的七月十五,供养所有修行的僧人,可以救他妈出来,因为所有的僧人都集中在一起念经超度亡魂。这一天又叫佛欢喜日,因为在三个月安居期间,很多修行人证得了果位,也就有能量可以超拔地狱的亡魂。这是在盂兰盆会讲的一个饿鬼的故事。目犍连神通第一,他都没有办法救他的母亲从地狱里出来。那我们回头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么大的本领,把地狱里的亲朋好友、六亲眷属救出来,如果救不出来那就好好修行。『由昔人间曾得暂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故。今在恶趣。暂得忆念彼如来名。』由于以前他在人间暂时或者巧合听闻了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现在他在三恶道中一下想起来了药师佛这个名号,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即于念时。从彼处没。还生人中。』在他念的时候,就从那个道上脱离出来,又回到了人世间上投生。『得宿命念。畏恶趣苦。』就是还记得自己以前抠门的样子,没有布施的结果,恶报的情景还留在自己的记忆当中,害怕再堕入三恶道中受那种痛苦,再不敢悭贪了。『不乐欲乐。好行惠施。赞叹施者。一切所有。悉无贪惜。』这个时候是真正的明白了,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乐,而不是自己有钱就为乐。也乐意布施了。也会赞叹别人布施了。对于自己所有的财物再不会像过去那样悭贪了。『渐次尚能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施来求者。况余财物。』渐渐地也可以把自己的,就像释迦佛一样用自己的头、眼睛、手、脚、血肉施给那些来求的人、需要的人。医院现在经常说捐肾呀,这属于用身体去布施了。这个时候他明白了以前没布施的恶果进入恶趣,因为念药师佛的名号得到超拔。他这一念还是偶然听到的,还不是像咱们专门修行。他偶尔听到这个名号之后,在地狱里诚心诚意地念,又回到了人间,就得了宿命通或者宿命念。知道自己以前那抠门的样子,自己掉到恶道中痛苦不堪的样子,这个时候他就发心,喜欢去布施,而且赞叹布施的人,所有身上的东西都可以布施给来求的人,更不用说钱财物了。【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虽于如来受诸学处。而破尸罗。有虽不破尸罗。而破轨则。有于尸罗轨则虽得不坏。然毁正见。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f)蔽(b)心故。自是非他。嫌(xin)谤(bnɡ)正法。为魔伴党。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俱胝(zhī)有情。堕(du)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傍(bnɡ)生鬼趣。流转无穷。】『复次曼殊室利。』释迦佛再一次温和地对曼殊室利说。『若诸有情。虽于如来受诸学处。而破尸罗。』(当初释迦佛活着的时候,罗汉和僧人都跟释迦佛学,在释迦佛那儿学,那就是学处)。假如未来有情众生,虽然学习了佛法,也研究了很多经典,但破坏了戒律。尸罗是梵语,翻译过来就是戒律。以前给你们讲过戒律是止恶防非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里面还有很多细小的比如戒杀盗淫妄酒,都是止恶防非的。跟佛学习的是九界众生。『有虽不破尸罗。而破轨则。』轨则就是公共场所的制度。虽然没有破这个戒律,但破坏了公共场所的制度。比如飞机尝火车站等这样的公共场所,如果不守制度,把公共秩序破坏了。『有于尸罗轨则虽得不坏。然毁正见。』有的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