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政局
1.天心圩整顿。其时,第二十五师领导人为寻求与党的组织取得联系先后离开了部队。千斤重担压在朱德肩上。在部队进驻天心圩的晚上,朱德召集军人大会,讲理想,讲前途。他首先分析了形势,卓有远见地指出:“别看敌人跟着我们后面追,但是这些军阀之间是有矛盾的,蒋桂战争是一定要爆发的,蒋冯战争也是一定要爆发的。军阀不争地盘是不可能的,要争地盘就要打仗。现在新军阀也不能不打,他们一打,我们就可以发展了。”他还提出:“愿意继续革命的跟我走,不愿意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他动员大家:“无论如何不要走,我是不走的。”。他回答了大家心头郁结的问题,说:“一九二七年的中国革命,等于一九零五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一九零五年革命失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到一九一七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现在也是黑暗的,但是黑暗同样遮不住光明,只要能保持实力,革命就有办法,革命就能成功。”“一九零五的革命失败了,留下来的‘渣渣’就是十月革命的骨干。我们这次就等于俄国的一九零五年,我们只要留得一点人,在将来的革命中就要起很大的作用。过去那么搞法不行,我们现在要‘伸伸展展’来搞一下。”
陈毅也在危难之中挺身而出,积极协助朱德稳住部队。他当时是第七十三团的指导员,是师团级政工干部唯一留下来的。陈毅诚挚地开导大家说:“南昌起义是失败了,南昌起义的失败不等于中国革命的失败。中国革命还是要成功的。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做失败时的英雄。”
朱德、陈毅的讲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展示了革命的前景,极大地坚定了官兵们的信心,对稳定部队起了重要作用。
2.大余整编。10月底,部队到达大余。这时,朱德在天心圩的预言得到了证实:宁汉战争打起来了。粤、桂、湘系的大小军阀都卷入了这场混战,顾不上追击起义军了。朱德、陈毅即利用这一时机,在大庾对部队进行了整编。首先,整顿党团组织,成立党支部,并且发展了一些新党员,将党团员分配到各连队中去,使军队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同时,把已经成为空架子的军、师建制撤销,将所有的人合编为一个纵队,下辖三个支队,使部队充实、精干多了。从此,部队真正稳定下来,虽然只有七八百人,但都是经过考验、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精英。
3.上堡整训。大余整编后,11月上旬,部队转战来到崇义山区的上堡。经过三个月的艰苦转战,这时才初步算是站稳脚跟。朱德又领导部队进行了20多天的整训。这次整训,首先是整顿纪律,规定募款和缴获的物资要全部归公,设立了没收委员会专门负责。其次是进行军事训练,每隔一两天上一次大课,小课则天天上。并且“提出新战术问题,主要是怎样从打大仗转变为打小仗,也就是打游击战的问题”。三是开展群众工作,部队以连、排为单位分散活动,发动群众打土豪闹革命,开展游击战争。在上堡,南昌起义余部与湘赣边转移到崇义的张子清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第三营会合。从此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发生了联系。
朱德领导的“赣南三整”,分别从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对部队进行了整顿、整编、整训,大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部队面貌焕然一新。“赣南三整”与毛泽东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的“三湾改编”,几乎是同时间进行的,虽然具体内容不尽一致,但其指导思想、建军宗旨方面都很接近。因此,它在我党我军的建设与发展史上,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予以充分肯定。
八七会议的召开与中央的秋暴决策
南昌起义爆发后不久,为了审查和纠正党在大革命后期的严重错误,决定新的路线和政策,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