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创业奠基
的,那个地方原先叫攀龙书院。红军留守处设在象山庵。”当年在三十二团当理发员,曾给毛泽东、朱德、陈毅、余贲民等理过发的茅坪老苏干朱洪炳,于1976年7月2日在茅坪象山庵旧址回忆座谈会上说:“象山庵除了红军的教导人员住在那里外,还设立了一个留守处、干部医疗所,还驻扎了一个机炮连。留守处的负责人是余贲民。”

    可见,在象山庵设立留守处是确定无疑的。留守处负责统管军官队、卫生队、辎重队、机炮连等后勤单位。据当年桃寮被服厂的工人刘应龙等老同志回忆,1927年11月底在桃寮创办了红军被服厂,负责人也是余贲民。这就证明留守处包揽了部队的所有后勤摊子。这样,让副师长、前委委员而且连毛泽东都称“贲老”的余贲民来挑这副重担子,当“后勤部长”,是为合乎情理的安排。

    在当时极为险恶的环境之中,700多人的队伍,若找不到一个落脚点,设置留守处,把“包袱”放下,部队怎么可能轻装出击,去开拓新的局面呢?

    对此,当年宁冈东南特区团委书记苏兰春说过一席话,很值得回味。他说:“有一天,我问袁文才团长,会见时说了些什么?袁文才告诉我说:毛委员讲,听说八一部队会下广东,他准备去韶关,找贺龙、叶挺的部队,留下的部队就交给我带。我问他留下的是些什么人?他讲有连长、营长还有师长。袁文才说,这么多大人物,我一个初中生能带得下去?于是决意推辞,口里却说:你们既然来了,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伤员和部队的粮油我管,但钱宁冈有限,还需要到酃县、茶陵、遂川一带去打土豪。毛委员听得袁文才这样讲,就高兴地留下伤病员和留守机关,然后带领部队去了湘南。”苏兰春:《回忆宁冈的革命斗争》。

    后方留守处的设置,使初来乍到鞍马劳顿的工农革命军放下了“担子”,解除了后顾之忧。这对于部队轻装上阵,开始沿湘赣边界出击,起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副师长的余贲民负责这摊工作,也是功不可没的。

    茅坪“安家”

    10月7日,工农革命军进驻茅坪,受到了袁文才和宁冈县委以及茅坪群众的热烈欢迎。此后,为了解决工农革命军的粮食供应,袁文才指令在大苍会见担任守门的苏兰春等几个青年,连夜下乡将全县各公产、神产、族产的谷收拢起来,赶运到茅坪;为使革命军战士住得舒适,龙超清动员茅坪一带的群众,家家户户作了准备,安排得妥妥帖帖。这一天,茅坪显得热闹非凡。

    对毛泽东的住宿安排,袁文才经反复考虑,最后确定安排在茅坪村中央的老中医谢慈俚家的楼上(即现在的八角楼)。

    这楼上原先住的是贺敏学(即贺子珍的哥哥,永新县农民暴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7年7月18日袁文才率部联合王兴亚、王佐部和莲花农民自卫军,将被关押的贺敏学等永新革命派救出退往宁冈后,袁文才就安排贺敏学住在这个楼上。1984年7月28日,贺敏学故地重访,来到八角楼时说:“马日事变后,袁文才把我们从监狱里救了出来,我就住在这楼上。主席来了以后,我就让给主席住。”袁文才把毛泽东安排在老中医家里住,是为了便于毛泽东及时调养脚伤,可见考虑十分周全。

    7日晚上,毛泽东参加宁冈党组织召开的党员大会后,袁文才将在茅坪一带坚持斗争的永新、莲花、宁冈三县共产党“头面人物”召集起来,来到了八角楼。

    毛泽东亲切地会见了他们。在这里,毛泽东结识了贺敏学、刘真、王怀、刘作述、贺子珍、刘仁堪、刘辉霄、刘克犹等人。

    当袁文才介绍到贺子珍时,毛泽东竟有点惊讶了。他没有想到:在井冈山的革命派“头面人物”中,竟然还有一位女性,且是个美貌姑娘。当然,谁也没有想到,这次会面,竟是毛泽东、贺子珍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简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目录 > 第三章 创业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