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章 边界进入全盛时期
又发展为莲花红色独立团,有130余人,几十支枪。当时,赤卫队和暴动队是有年龄要求的,25岁至35岁的男性青壮年可到赤卫队,35岁至45岁的则编在暴动队。

    为了加强地方武装的战斗力,红四军还时常将缴获得来的枪械,拨出一批充实各地赤卫队。对此,湖南省委曾有明确指示。如1928年6月26日《中共湖南省委给中共湘赣边特委的信》就说:“四军向湘南开动前,应由二十八团拨步枪二百条交永新莲花农民,总合当地农民原有武装约有四百条,积极地扩大赤卫队的组织,实行赤色戒严,即可抵抗敌军的进攻,以造成工农为主体的赣西割据。”可见地方武装在当时省委领导人眼中的重要性。

    正是在红四军的帮助下,边界各县地方武装才得以迅速发展。到根据地全盛时期,“各县枪数:宁冈百四十,永新二百二十,莲花四十三,茶陵五十,酃县九十,遂川百三十,万安十,共六百八十三。”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杨克敏在《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中还记载:“各县的地方武装,赤卫队各有快枪数拾或两百余不等,枪枝半由红军中拨给,半由自己在斗争中得来,合计赤卫队的枪枝共有九百余枝……各县的赤卫队,作战能力都还不错,因为经过的斗争多,完全是在屡次的战争中磨炼出来的。”可见,各县赤卫队、暴动队这类地方武装,已成为红军的重要配合力量,他们与正规红军一起,共同担起了保卫红色根据地的重任。

    红军军械处的创办

    红军军械处,源于袁文才旧部的枪械修理所。1925年,袁文才下山接受“招安”时只有7条枪,当了宁冈县保卫团的团总。在共产党员龙超清、刘辉霄的说服下,1926年袁文才率保卫团起义,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宁冈县公署,成立了宁冈县人民委员会。龙超清任委员长,袁文才任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这时,袁文才连同起义中缴获的县清乡局的枪和收编宁冈下水湾绿林谢福兰等人的枪,手头共拥有60支枪,但其中有不少是坏枪。袁文才想起妻叔谢凡经,许多绝活无事自通,请他帮助修理坏枪。谢凡经家受袁文才庇护良多,自然应允,便在坝上网形里试修了几天,居然真修好了两支枪。这样,袁文才便叫谢凡经带了几个人搬进步云山的白云寺,正式办起了一个小小修械所。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驻茅坪后,听说袁文才有个修械所,甚为赞赏。工农革命军中这时正有不少坏枪,便与袁文才商定,从工农革命军中找了几位懂修枪的战士(其中还有一位会做步枪的送子簧、退子钩的师傅),将修械所扩增至八九人,并改称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修械所”。

    井冈山会师后,湘南农军近万人上山,枪支显得特别紧张,陈毅为师长的十二师,几乎是“梭镖师”。为了增加武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商议,抽调了一批湖南水口山铅锡矿工出身的战士,充实到修械所,把修械所正式改为“军械处”,并将水口山工人出身的军部特务营长宋乔生派任军械处处长。

    军械处成立后,工人增至20多人,设备也有所添置。工人们忘我劳动,源源不断地把修好的枪送往部队。同时,他们还扩大生产项目,试造土硝、土炮。开始,几番试验都失败了。但宋乔生、谢凡经等毫不气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终于造成了一门土炮。毛泽东、朱德等闻讯很高兴,指示部队每打一个地方要注意收集台钳、钻头等,并布置地方政府组织人员广收废铁,充作土炮原料。

    龙源口战斗后,部队缴获了敌人七八百支枪,内有不少坏枪。为了武装地方赤卫队,军械处再次扩大规模。经毛泽东提议,1928年7月间,军械处从步云山白云寺迁至茨坪,并将王佐部铁匠出身的参谋长刁飞林调入军械处。

    在宋乔生、刁飞林等人的领导下,军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简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目录 > 第十章 边界进入全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