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五、潜心统战 民族工作先驱
和《回回民族问题》一书的公开发行,对国民党、蒋介石的大汉族主义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同时得到了回族人民,包括其上层爱国人士和回族知识分子的热烈拥护,从而奠定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回回民族搞好团结,共同奋斗的基础,对团结其他少数民族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此外,贾拓夫还领导西工委的同志在比较系统地研究蒙古民族问题的基础上,向中央编报了《蒙古民族问题提纲》。1940年7月,中央书记处批示“基本同意”,同样发至各级党委,发表在《共产党人》杂志,收进《六大以来》文集中。

    这两个民族问题提纲,不仅阐述了一系列重要的民族理论问题,而且提出了党团结这两个民族共同抗日的具体政策,它是西工委当时关于少数民族工作的两件大事。两个提纲经中央书记处讨论通过,毛主席在上面亲笔批示:“中央书记处原则通过”,还在“提纲”讲到的“反对国民党的大汉族主义”这句话之后,加上“还要同时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字样,为党在民族工作中反对两种倾向指明了方向。

    党中央批准实施两个《提纲》,推动了边区少数民族工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奠定了初步基础。根据《提纲》的精神,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在少数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回民和蒙古族人民在他们聚居的地方实行自治,与汉民族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权利。随后,在陕甘宁边区的关中和三边分区建立了回民自治村,在三边城川建立了蒙民自治区。在1941年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边区的回民和蒙民各选出一名政府委员,即那素滴勒盖(蒙古族)和马生福(回族)。第二届边区参议员就有蒙、回、鲜族6人当选,县级参议员中少数民族就更多了。边区政府还设立了民族事务委员会。

    西工委在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工作中,除了研究并为中央提供情况和政策建议外,还做了许多有着重要影响和意义的实事,这些实事都是由贾拓夫负责组织实施的。

    为了真正体现并扩大宣传党的民族平等政策,争取和团结广大回民和蒙民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更好地完成伟大的历史任务,贾拓夫建议并经党中央批准,西工委在延安组织成立了边区回民救国协会(简称回协),许多具体工作都是通过“回协”做的。“回协”在延安北门外的风景区桃花山修建了一座清真寺,请来一位年事高的阿訇主持宗教活动。为了尊重回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根据贾拓夫的建议,“回协”在延安设立了两个清真食堂,为往来的回族人民提供饮食方便,受到了回族人民的欢迎。

    为尊重蒙古族人民的民族感情,扩大共产党在蒙古人民中的影响,贾拓夫亲自选址,提出方案,组织实施,在延安蓝家坪对岸的延河边修建了成吉思汗纪念堂,塑造了成吉思汗的半身雕像。伊克昭盟蒙古族重要领袖、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那素滴勒盖是贾拓夫的朋友,在那素先生病逝时,贾拓夫就守在他身边。那素先生逝世后,贾拓夫在《解放日报》撰文“那素滴勒盖与蒙古民族解放道路”,以为悼念。这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在民族工作中的风采。

    经贾拓夫建议西工委采取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组建了陕甘宁边区回民文化促进会和陕甘宁蒙古文化促进会,向西北各省的回民和蒙民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两个文化促进会均由党内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担任会长。回民文化促进会会长是谢觉哉兼任,蒙古文化促进会会长则是由吴玉章兼任的。贾拓夫和刘春等人直接参加了两个促进会的筹备工作。蒙古族文化促进会的缘起宣布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沟通蒙、汉文化,帮助发扬蒙古民族的优良文化,创造与发展蒙古民族之新文化,并使蒙、汉共同努力于抗战建国之事业。”回民文化促进会缘起则宣布:“促进回族文化的发展,建立回族新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贾拓夫传简介 >贾拓夫传目录 > ○五、潜心统战 民族工作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