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潜心统战 民族工作先驱
区党的工作和少数民族工作的繁重任务,从成立到其工作合并到后组建的中共中央西北局,总共两年半左右的时间,其间做了许多有意义、影响深远的开创性工作。但在其中做工作的人数却并不多,可以说是相当精干。除了前面提到的以张闻天为首的一批领导人担任兼职委员外,做专职工作的人连贾拓夫在内,一共不过十五六个,包括孔飞(蒙)、王铎、牙含章、刘庚、刘春、朱侠夫、阮元方、何承华、何长庆、沈遐熙(回)、周仁山、张光天、郑义(回)、郭敬等。附属还有一个藏民小组,成员有天宝、扎西旺徐等5位藏族同志。民族工作只是西工委担负的一部分工作,而西北5省白区党的地下工作、统战和情报工作,其工作量之大,性质之复杂,任务之繁重,不亚于民族工作。而且又不像和平建设时期,可以按部就班,平稳从事。可以想象,这班干部当时是怎样紧张工作的,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效率又是怎样的。
在这里要提到一件事情。为了更全面地向党中央提供西北5省的各种情况,在贾拓夫主持下,西工委的同志在资料来源方面极为困难,与外界交通和信息传递十分不便的情况下,通过各种公开的和秘密的渠道,尽可能多地搜集各种资料,发动全体人员,夜以继日地展开调查研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5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地理、民族、宗教、民情、社情等等方面,综合编写了5本资料书:《抗战中的陕西》、《抗战中的甘肃》、《抗战中的宁夏》、《抗战中的青海》、《抗战中的绥远》。这5本书都由解放出版社内部出版发行,对党中央和各方面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贾拓夫还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写了《抗战中党在西北国民党区工作的总结》一文,受到了毛主席的重视和表扬。
贾拓夫作为牵头者,参加了每一本书的审阅、修改、定稿和编辑工作。由于他负责的事情很多,白天通常没有时间坐下来搞这些工作,只能深夜秉烛,通宵达旦。长此以往,养成了他夜间写作,很少睡觉的习惯,直到他54岁离世,一直是这样的。同时,也因此累坏了他的身体,虽然他当时仅有30来岁,但已看不出一点青年人的影子。战友们心疼他,更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大家都忘我地工作,形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用现在的眼光看,那时西工委的同志是一群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他们朝气蓬勃,兢兢业业,虽不在战场拼搏,却都像在战场上英勇作战一样。正因为如此,他们在那些不平凡的年月,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得到了不平凡的锻炼,成长为不平凡的战士。这些同志后来都成为革命工作的骨干分子和领导者,其中许多人成为民族工作的领导人。象孔飞、王铎、朱侠夫、沈遐熙、周仁山、天宝、扎喜等都成为内蒙、宁夏、新疆、西藏等地区的自治区党政领导人;刘春、何长庆等担任国家民委的领导工作;何承华担任副省长;牙含章成为民族宗教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如果没有实际工作的锻炼,没有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西工委一段工作的成绩和这些同志的精神风貌。
曾在西工委工作过的同志,各人都有许许多多纷繁复杂、丰富多彩、波澜跌宕的经历。但是,笔者和贾拓夫的亲属在采访他们时,都有一个共同强烈感受,那就是:西工委的时间虽不长,但给他们都留下了极其珍贵的东西,回忆起来,是那么真切,那么动情,像是回忆自己的童贞年代。他们都认为,那是自己一段美好的时期,回想起来的不只是艰苦、紧张,更多的是充实、自豪,不是严酷、生涩,而是温暖、舒畅。他们说:那时候大家真像是兄弟姐妹一样,相互之间充满了真正同志般的情谊,以至后来久别重逢时,还能畅述胸怀,似乎经过了更多的艰险,做过了更多的工作和贡献,过上了安稳舒适的生活后,反倒是更加怀念和留恋西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