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右”倾不右 庐山无辜有故
承认不承认这是规律,反正事实上都是如此。但不论怎样,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就是这样前进的,社会也就是在这种反反复复、曲曲折折中进步的。前人的挫折,会给后人带来成功;前人的苦斗,会给后人带来乐果;前人的悲剧,会给后人带来收获。只要人们不忘却前人和他们的经验,不简单地重复他们的哀乐,而是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善自己的环境,使生活在更高一个层次上展开,世界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好。如果是这样来看待人生,对待挫折,对待贾拓夫们的过去,对待他们的贡献,恐怕比后来给他们平反昭雪更能使他们欣慰,也才算真正理解和承认了他们。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认识和情感再回到贾拓夫当时所经历的悲剧中去,看看他是怎样继续自己的角色的。

    毛泽东主席在庐山会上批判了彭德怀后,紧接着决定召开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分三个组分别批判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并于8月7日向全党正式发出《关于反对右倾思想的指示》,指出:现在右倾思想已经成为工作中的主要危险,必须抓鼓干劲,反右倾,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毛主席还把这场斗争提高到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引伸为党内的阶级斗争。于是,庐山会上这场突然发生的斗争,终于升级到了可怕的程度。

    不仅在庐山的中央全会上展开了激烈的批判,而且随着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公报》和《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的发表,全国立即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右倾”斗争。本来拟议中要纠“左”的会议,被转而发动成了一场全面的反右倾运动。而且根据毛泽东的总结:“庐山出现的这一场斗争,是场阶级斗争,是过去十年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生死斗争的继续。在中国,在我党,这一类斗争看来还得斗下去,……党内斗争,反映了社会上的阶级斗争。这是毫不足怪的。没有这种斗争,才是不可思议的。”庐山的这场斗争,没能把当时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毛泽东主席自己开始讲过的,刘少奇、周恩来主持起草的那份总结经验、纠正偏差、解决问题的《纪要》终于也流了产。不仅如此,实际的影响反而推波助澜、更加剧了经济建设的困难的程度,致使1959年开始的3年自然灾害给中国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困难。而且,由于把阶级斗争绝对化,把阶级斗争引入共产党内,后来发展成“以阶级斗争为纲”,更引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造成了中国更加巨大的灾难。

    回顾这段历史是多么沉重!但正因为那一段历史是这样发生和展开的,所以,贾拓夫和彭、黄、张、周等人一样,庐山只是他们诸难中的一劫。只要那种“阶级斗争”的思想仍在指导着党,只要党内政治生活不能正常化,找不到一种能够实事求是容纳和协调不同工作意见的机制,他们以及像他们那样的人就还会“在劫难逃”。

    这次庐山会议还为党内斗争开了这样一个先例:既要对事,也要对人,既要讲现实,也要讲历史。只要出现一些问题,就要把过去翻个底掉,不管你过去为党做过多少工作和贡献,即便不能否定,充其量也不过是“同路人”而已。这种割裂历史、全盘否定的做法,与“不但要看人的一时一事,还要看他的全部历史”,“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传统完全背离。这一错误先河一开,不仅破坏了党内正常生活,也带来了长期的严重后果。

    庐山会议期间,虽然没有组织专门的会议批判贾拓夫,但是序幕已经拉开。庐山会议之后,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工交系统反击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紧接着便展开了。从1959年9月到10月召开的四委党组扩大会议,集中时间,集中火力,对贾拓夫进行了“彻底批判斗争”。这场斗争是与中央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贾拓夫传简介 >贾拓夫传目录 > 一○、“右”倾不右 庐山无辜有故